历史学领域的多头并进——宁可先生访谈录
本文选题:历史主义 + 历史学 ; 参考:《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01期
【摘要】:正问:宁先生,您好!我们受《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的委托,对您进行学术访谈,非常感谢您能慨允。您是学术界德高望重、成就卓著的学者,但您多次强调说:"我没有什么高明的东西,我就是个教员,我的研究是相当散的。"这当然是您的谦虚,但我们认为这是您对您自己的基本评价。那么,我们的访谈,就以您的教学和科研情况为中心展开,您看是否可以?
[Abstract]:Mr. Ning, how do you do? We are entrusted by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Culture Studies to conduct an academic interview with you.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indulgence. You are a distinguished academic scholar, but you have repeatedly stressed: "I have nothing brilliant, I am a teacher, my research is quite scattered." This is, of course, your modesty, but we think it is your basic assessment of yourself. So, our interview will focus on your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Do you think we ca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云灏;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史学的基本走向[J];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01期
2 何兆武;;评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3 陈启云;;历史“知识论”与西方史学理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乔治忠;历史主义方法是史学批评的基本方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历史主义的由来及其含义[J];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01期
6 金宝丽;试析历史学和其它人文科学对话的重要性[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7 雷震;;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原因[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肖宏发;;创新历史学教育功能——对市场经济下史学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系统理论阐述[J];创新;2007年03期
9 张文杰;;20世纪西方分析或批判的历史哲学[J];史学月刊;2007年09期
10 张绪山;;历史学是何种意义上的“科学”?[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来新夏(南开大学教授);能用“善”和“恶”来划分历史学吗[N];北京日报;2001年
2 龚咏梅;没有衰落,还很繁荣[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廖晓晴;省历史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清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N];辽宁日报;2006年
4 记者;市历史学会举行换届选举[N];闽南日报;2007年
5 何兹全;客观的历史与主观的历史学[N];北京日报;2001年
6 王淼;看历史如何复活[N];光明日报;2007年
7 郑成宏;专家研讨历史学的继承与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8 张越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60年回顾是焦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开拓中国新史学的历史学系[N];新清华;2006年
10 邸永君;历史学的魅力与功用[N];中国民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贵仁;唯物史观及其指导的历史学在20世纪中国的推进历程[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江华;世界体系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张小忠;历史、证据与想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凌翔;新中国的旧史学[D];山东大学;2008年
5 张秀丽;反科学主义思潮下中国现代史学的人文指向[D];山东大学;2009年
6 朱潇潇;专科化时代的通才之辨[D];复旦大学;2008年
7 徐波;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民族史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林国华;范文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D];山东大学;2007年
9 石莹丽;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陈艳波;走向人道——赫尔德历史哲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研;迈涅克与历史主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郭艺萍;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论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侯星丽;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可云;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新喜;历史学视野中的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6年
6 丁小丽;历史学的社会定位及时代使命[D];山东大学;2008年
7 黄轩;试论德国经典历史主义史学的学科理论特性[D];北京大学;2008年
8 李宇靖;柯林武德历史推理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郑涛;何兆武史学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姜爱智;现代新史学理论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65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96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