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长城的史学价值_《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29 08:00

  本文关键词:论何兹全的史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 2012年

论何兹全的史学

陈琦  

【摘要】:何兹全(1911-2011)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史学家,山东菏泽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曾师从傅斯年、胡适、陶希圣和钱穆等学术大师。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在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国文化制度史等多个领域,创获极丰,成就斐然,在社会史研究领域成绩尤巨。他开拓了佛教寺院经济史研究的新领域,也是魏晋南北朝兵制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长期探研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比较研究中外古代和中世纪史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是汉魏之际”的论说,成为史学界“汉魏封建说”的代表人物。1989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一书,是其长期艰苦探索的总结性成果。何兹全的社会史研究有四个鲜明特点:一,认为社会史研究应该从大处着眼,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形态、结构及其发展规律;二,关注社会经济变化及其对民众生存状态的影响;三,以辩证唯物史观作为其社会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四,其研究方法是理论与材料并重、宏观与微观并重。 从1934年发表《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算起,何兹全在中国史学领域耕耘近八十载,亲历了20世纪中国古代史研究、特别是古代社会史研究的发展过程,并在多个研究领域独辟蹊径,树立典范,以其独到的理论视野和宏博精深的研究成果成为公认的一代史学大师。全面地考察何兹全的社会史研究,为我们考察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史学发展轨迹研究提供了极佳的视角。 本文在梳理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何兹全的史学著作和相关资料的深入研读,全面探讨和论述他在中国古代社会史、汉唐佛教寺院经济史、汉唐兵制史等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何兹全的生平,梳理他与陶希圣、傅斯年等人的师承关系,并分析这层师承关系对其学术人生的影响,进而揭示其从事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学术缘起,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学术品质。第二部分以何氏著名论断“汉魏封建说”为重点线索,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史、汉唐兵制史为两翼,并特别以何氏代表作《中国古代社会》为例,梳理其在中古社会史等研究领域的实践过程,并分析这些论断和著述的重要学术地位和史学价值。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何氏的治史理论及其方法建构。第四部分为结语,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力图就何氏在中国古代社会史等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及其影响,作出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0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兹全;官渡之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4年01期

2 何兹全;秦汉地主与魏晋南北朝地主的不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3 瞿林东;择善而固执 上下而求索——何兹全先生的治学道路和学术成就[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4 何兹全;中国社会发展史中的元代社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5 何兹全;九十自我学术评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陈琳国;在重大史学问题上不断创新——何兹全先生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晁福林;;史学研究的大美境界——读《何兹全文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何兹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民生主义的真谛[J];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9 何兹全;先秦史笔谈(二)——西周春秋的国家[J];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10 吴兆路;魏晋南北朝赋的忧思精神[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兹全;[N];北京日报;2001年

2 何兹全;[N];北京日报;2003年

3 何兹全;[N];北京日报;2006年

4 何兹全;[N];北京日报;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宝祥;;《王氏之死》中的《聊斋志异》[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2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陈世英;;略谈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4 廖建新;;“氏族”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5 桑扎;贡保扎西;;论唐代的和亲政策和民族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张道升;试析汉字婚俗现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陆勤毅;和县猿人的发现和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8 肖建新;;梁启超与钱穆的专门史观及方法论之比较——以《中国历史研究法》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江三良;;资本属性、公平分配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李萍;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中的两个问题[J];安徽史学;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宁兰;;一夫一妻制是人类社会的文明选择——学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札记[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2 沈庆利;;问解“李劼人难题”——兼析《死水微澜》的艺术奥秘[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3 吕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解放[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瞿林东;;论传统文化与企业的联盟[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五·企业文化专辑[C];2007年

5 王晓嵘;;聚焦中国农村妇女的土地权利[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周淑真;武建强;;当代中国政党关系结构与廉政建设[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7 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8 虞崇胜;郑迎春;;政通才能人和——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9 王凤仙;;北京家庭与性别关系30年变迁[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10 王宇信;;炎帝神农氏的创造发明与民生[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5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冯金朋;伯里克利外交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丛海平;元代军事后勤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芳;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洁;离婚后扶养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蒋鹂然;论“疾病”在婚姻关系中的法律效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进;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与国家起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聪影;论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构建及价值[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吴黎黎;清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兹全;从城乡关系看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变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58年02期

2 瞿林东;择善而固执 上下而求索——何兹全先生的治学道路和学术成就[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3 陈琳国;在重大史学问题上不断创新——何兹全先生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晁福林;;史学研究的大美境界——读《何兹全文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何兹全;我所认识到的唯物史观和中国社会史研究的联系[J];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01期

6 何兹全;;汉魏之际封建说[J];历史研究;1979年01期

7 王家范;;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刍议[J];历史研究;1989年04期

8 常宗虎;社会史浅论[J];历史研究;1995年01期

9 张国刚;二十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历史研究;2001年02期

10 赵世瑜,邓庆平;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历史研究;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兹全;[N];北京日报;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寿彝;在何兹全同志85周年华诞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J];史学史研究;1996年04期

2 刘子超;姜晓明;;何兹全 一个时代的结束[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06期

3 陈琳国;在重大史学问题上不断创新——何兹全先生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陈涛;;我校隆重举行何兹全教授百岁华诞庆典暨八卷本《中国中古社会和政治》首发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李根蟠;李根蟠给何兹全先生的回信[J];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3期

6 孙珩;;读书治学携后进——记历史学家何兹全先生[J];海内与海外;2009年09期

7 杨共乐;胡小溪;万晋;;生命之树长青 学术之路常新——祝贺何兹全教授百岁华诞会议综述[J];史学史研究;2010年04期

8 安作璋;何兹全教授与中国古代史研究──为祝贺何先生85寿辰而作[J];史学史研究;1996年04期

9 刘川生;;《何兹全文集》出版是史学界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大事、盛事[J];史学史研究;2006年04期

10 ;历史系何兹全作“汉唐间的社会经济”的学术报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侯仁之;单士元;戴逸;何兹全;徐苹芳;彭明;林甘泉;刘北汜;于杰;赵其昌;陈述;陈高华;许大龄;经君健;于光度;;《北京通史》学术顾问、特约编审发言(摘要)[A];中国古都研究(第八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薛军力;;对推进史学研究深入的一点想法[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3 于光度;;北京社会科学院召开《北京通史》编撰工作研讨会[A];中国古都研究(第八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4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演讲人 马宝珠;[N];光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陈洁;[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瞿林东;[N];北京日报;2011年

4 郑小容;[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王斯敏;[N];光明日报;2011年

6 肖黎;[N];北京日报;2003年

7 记者 刘蓓蓓;[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8 张海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王大庆;[N];光明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危兆盖;[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园园;陶希圣与“食货”学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金利杰;格尔达·勒纳女性主义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吕杰;作为方法的“语境”[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琦;论何兹全的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徐占辉;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史学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瑞;杜维运及其中国史学史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丛晓立;吴泽与中国史学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晶;略论历史美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熊罗林;《史学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史学思潮探论(1980-2010)[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逄丽丽;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的陶希圣[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杨凯;马克·布洛赫比较史学方法论的学术渊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娟;论波里比阿实用史学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贾嘉林;普鲁塔克与修昔底德历史叙述观念之异同[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何兹全的史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7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97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e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