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什么是全球史观_《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01 18:19

  本文关键词:章学诚道学史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南师范大学》 2002年

章学诚道学史观研究

罗立军  

【摘要】: 从近代开始,对章学诚的思想已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展开了研究,研究的进一步突破,有待于对各方面研究成果的整合,进行整体的诠释,从而显现章氏思想系统中内在的整体意蕴,并且,从章氏思想的特性来看,其经史合一的致思路向,刺猬型的风格也指明了整体诠释的合理性。 本文抓住章学诚思想系统中的核心概念“道”,通过对道的精神,即道的历史性、终极性、公共性的提取,去观照其经学思想:六经皆史论;史学思想:史义论;凸显其缘史致道的主体修养:史德论。道的历史性,消解了“经”作为载“道”之书的神圣地位,指出乾嘉经学离器言道,陷入了宋儒的空谈,只有从时王之制度才能明了道的最新发展;道的终极性,指明了学术研究的最终价值归属,这就要求裁断史学之所以成为史学的标准,不在于“史文”,也不在于“史事”,而在于“史义”。“史义”正是史学“推明大道”的表述;道的公共性要求学人端正自己的心术,加强道德修养,不是站在私人的立场,而是站在传统儒家政治伦理的立场去提取“史义”,从而,章学诚在刘知己的“三长”之外更倡以“史德”。 最后,本文还试图指出,章学诚思想的现代性就在于他能把道作为一个瞭望台,对经史进行哲学的反思,,从而提出许多富有革命性的问题,如经的历史性、史的自主性以及得道的主体修养问题;章学诚思想的保守性也在于道的实质,仍没有抛弃传统儒家政治伦理品格。近代对章学诚的推崇,正是迎合了其思想系统的现代性品格。重新审视章学诚,一方面,应正视章学诚思想在传统幽灵的缠绕下所表现出的保守性;另一方面,他追求的史义、史德也反映出中国传统史学观与西方现代史学的迥异之处,这种迥异正显现出中国传统史学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K09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引言6-9
  • 第一章 道论9-21
  • 一、 学以致道9-11
  • 二、 道的坎陷11-13
  • 三、 道的精神13-21
  • 第二章 以道观经:六经皆史论21-28
  • 一、 六经,明道之器也21-22
  • 二、 六经,先王之政典也22-24
  • 三、 章学诚“六经皆史论”之特色24-27
  • 四、 章学诚“六经皆史论”之历史地位27-28
  • 第三章 以道观史:史义论28-34
  • 一、 史所贵者,义也28-31
  • 二、 史义,史学之灵魂也31-32
  • 三、 史学,所以经世也32-33
  • 四、 章学诚“史义论”之评价33-34
  • 第四章 缘史明道,史德论34-37
  • 一、 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34-35
  • 二、 良史,当慎辨于天人之际35-37
  • 三、 章学诚“史德论”之客观性37
  • 结语37-39
  • 参考文献39-41
  • 文献综述41-45
  • 后记4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李宝祥;;《王氏之死》中的《聊斋志异》[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3 邱绪胜;;墨家:显学的式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汤奇学,龚来国;汪康年与梁启超关系变化与《时务报》兴衰[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6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张金铣;赵翼论新、旧《五代史》的文献价值与史学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9 吴根友;;从来前贤畏后生——重评章学诚对戴震的批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王泽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胡适文学思想中的跨学科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越存;;解决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实践哲学进路[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姚文造;;论徽州学者的《春秋》学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叶慧珏;;新闻点评的异化:大众传媒和专家学者的相互介入及其方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岳永杰;;论信息化时代下的伦理建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赵华;;两种文化的理性解读[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7 李箭;;教育历史研究的新范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杨思信;;“教育和宗教分离”思想输入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谢西娇;;加强礼仪教育 塑造美的交际形象[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高建立;;从心性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与融会[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4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董晓佳;帝国秩序的重建[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大川;约翰·理查德·格林《英国人民简史》史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冯亚;普鲁塔克政治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康英;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及其《基督教会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唐闰杰;实用刑事推定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梁小利;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维度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进全;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占辉;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史学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褚金勇;现代性视域下的“五四”文学革命[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安;试论章学诚的史德观[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2 高寿仙;章学诚“六经皆史”说诠释[J];北方论丛;1997年05期

    3 饶展雄;高国抗;;章学诚“史德”论辨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4 冯峰;“六经皆史”:章学诚对清代汉学的批判[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期

    5 李岩;章学诚“六经皆史”说浅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李雪芝;;论章学诚的“史德”[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5期

    7 叶艳辉;;浅析“六经皆史”[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12期

    8 王河江;张虹萍;;浅析章学诚“六经皆史”的历史作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章益国;;章学诚“史德”说新解[J];学术月刊;2007年12期

    10 李江辉;;“六经皆史”与章学诚对乾嘉考据学风的反思[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巍;;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本源与意蕴[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2 曹德良;;试论章学诚的“六经皆史”——以《文史通义》自刻本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3 刘巍;;经典的没落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提升[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4 陈锐;;浙东学派的历史哲学及其在思想史中的意义[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白云;;再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基本范畴[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6 周文玖;;论中国传统史学直书精神的形成和特点——兼谈直书何以服从“名教”[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7 刘巍;;《教学通义》与康有为的早期经学路向及其转向——兼及康氏与廖平的学术纠葛[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C];2004年

    8 庞万里;;浙东学派与乾嘉汉学[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锦贵;;略论高校素质教育[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魏东;;实斋学术思想的实学取向与现代价值[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光明日报;2004年

    2 中共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N];成都日报;2011年

    3 董恩林;[N];光明日报;2004年

    4 应志良;[N];中国文化报;2006年

    5 高瑞泉;[N];文汇报;2006年

    6 周文玖;[N];学习时报;2006年

    7 智效民;[N];中国文化报;2002年

    8 朱慧松;[N];湖北日报;2005年

    9 房鑫亮;[N];中华读书报;2009年

    10 罗炳良;[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建刚;章学诚的历史哲学与文本诠释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2 刘延苗;章学诚史学哲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王启发;礼义新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朱乐朋;乾嘉学者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孙赫男;《左氏会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刘奕;清代中期经学家文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慈波;文话发展史略[D];复旦大学;2007年

    8 王晓庆;《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吕海龙;《史通》与刘知几文史观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立军;章学诚道学史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才荣;章学诚“六经皆史”意蕴探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炎;六经皆史[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尹丽峰;“六经皆史”的近代诠释及其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海伟;章学诚历史哲学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6 付中英;章学诚史学评论与《易》教[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龙秋;“六经皆史”说考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8 陈志扬;传统传记理论的终结:章学诚传记理论纲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曹丽娜;章学诚的明道经世史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冬蕊;章学诚与中国史学的近代转型[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章学诚道学史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1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01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0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