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顾颉刚先生的《诗》《书》研究及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18-06-17 18:29

  本文选题:顾颉刚 + 诗经 ; 参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摘要】:顾颉刚先生以《诗》《书》研究证明尧舜禹并不存在的结论和研究方法与先秦古史文献体系构成了矛盾。坚持这种观点和方法的结果,必然导致对先秦古史文献作出系列性的否定,使古史研究结果变得更不可靠。研究先秦古史应坚持文献与实物并重而以文献为主的原则。
[Abstract]:Gu Jiegang's research on "Poems" and "Books" proves that the conclusion and research method of Yao, Shun and Yu do not exist and constitute a contradiction with the literature system of the ancient history of the Pre-Qin Dynasty. The result of adhering to this viewpoint and method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series negation of the ancient history documents of the pre-Qin Dynasty and make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ancient history more unreliable. In order to study the ancient history of pre-Qin Dynasty, we should insist on the principle of paying equal attention to literature and material object.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基金】: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古史辨学派的古史观与史学方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8B097)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洲良;阐释的权利:《公》、《z@》释例举隅——春秋笔法与今文经学(上)[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2 刘利;从历史语法角度看《国语》的语料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高日晖;洪雁;;汉、宋《春秋》学与政治的关系[J];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俞樟华,林怡;宋代《左传》学概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01期

5 程勇;略论汉代古文经学的制度构想与文论视野[J];齐鲁学刊;2005年02期

6 刘文斌;《晏子春秋》的文学史意义[J];齐鲁学刊;2005年03期

7 陈恩林;评杜预《春秋左传序》的“三体五例”问题[J];史学集刊;1999年03期

8 张翅;《左传》伏笔艺术简论[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黄觉弘;刘知几论《左传》[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胡旭;经学与政治的功利情结——从《春秋》三传的沿革看两汉经今古文之争的政治内涵[J];学海;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素卿;;刘师培《左传》学的传承与嬗变[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查清兰;;《左传》外交辞令的委婉特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2 文廷海;清代春秋谷梁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郜积意;刘歆与两汉今古文学之争[D];复旦大学;2005年

4 余全介;秦汉政治与儒生[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李锐;孔孟之间“性”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程鹏万;简牍帛书格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蒋玉斌;殷墟子卜辞的整理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靳永;书法研究的多重证据法[D];山东大学;2006年

9 黄海烈;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初探[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宁全红;《左传》刑罚适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慧科;杜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王庆;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理论—论刘知几与章学诚[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蓉;《左传》贵族女性问题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巍;《春秋左传》杜预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周云钊;《晏子春秋》的文学史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卫军;两汉《左传》学发微[D];河南大学;2005年

7 王晓敏;唐代《左传》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8 段开正;论春秋战争礼仪与军事文化[D];青岛大学;2005年

9 邢子民;左丘明与《左传》关系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夏维新;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商补[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郁;;书里看人[J];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02期

2 唐振家;;《伐檀》旨意之我见[J];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02期

3 龙文玲;;《盐铁论》引书用书与西汉昭宣时期文学演进[J];学术论坛;2010年01期

4 侯爱华;;论刘勰对孔子诗学观的继承与发展[J];科技资讯;2010年05期

5 张际会;;认识一点草木[J];军事记者;2010年03期

6 贾学鸿;;《庄子》与《楚辞》的逍遥境界比较[J];职大学报;2010年01期

7 顾晔峰;;《诗经》中的贵族婚姻形态[J];阴山学刊;2010年01期

8 段秋月;;阳刚美并阴柔美——《诗经·卫风·伯兮》解析[J];新闻爱好者;2010年02期

9 许智银;;唐代送别诗的文化溯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林海极;;从儒教祭祀乐章看古代诗歌的作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学骏;;河北孟姜女传说[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曲金良;;孟姜女传说在唐代的流传——基于敦煌写本的几点再探索[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新华;;真爱无疆——孟姜女故事流传至今的魅力在于对纯贞爱情的讴歌[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丕宇;;“杞梁妻”与“孟姜女”:历史递变中的山东核心[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久安;;略述孟姜女故事研究[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董介人;;泮宫不是古代的学校[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7 王倩;;朱熹在“《诗》教”思想上对欧阳修的借鉴[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8 王倩;;欧阳修对朱熹“《诗》教”思想的影响[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9 黄震云;;“正歌”“无{m乐”的定位与《诗经》的礼乐[A];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雷乔英;;李白乐府诗复变关系之再考察[A];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铭强;“牛郎织女”邮票精确原地考[N];中国邮政报;2010年

2 王谨;中国生肖文化走进联合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3 王泽庆;从《诗经·魏风》到《河东口歌》[N];运城日报;2010年

4 沈献智;牛郎织女传说源自老河口[N];中国邮政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冯永锋;普通公民中涌现的“水专家”[N];光明日报;2010年

6 王凯;作为林徽因陪衬的林微音[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海南日报记者 伍立杨;《诗经》:最美的诗章,最美的书[N];海南日报;2010年

8 叶舒宪;中国文学的抗旱传统[N];检察日报;2010年

9 廖名春;“释古”与“证古”[N];学习时报;2010年

10 鲁涛 《云梦学刊》编辑部;传统学术思想的当代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鸿君;“五经”、《尔雅》与《黄帝内经》病症名词的比较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杨滨;飞鸟与诗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艾春明;《韩诗外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彭国良;顾颉刚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解析[D];山东大学;2007年

5 黄冬珍;《风》诗艺术特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海敏;《诗经》燕飨诗考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韩宏韬;《毛诗正义》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刘银昌;盖事虽《易》,,其辞则诗—《焦氏易林》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徐峰;中国饮食文化的心理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宝玉;《诗经》中的时间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郝丽艺;《两汉书》引《诗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谢竹峰;《诗经》卫诗民俗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富荣;从《大雅》看周代礼乐文化精神[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边思羽;《诗经》中所见观念的分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夏红;程大昌《诗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艳芳;东晋古文《尚书》真伪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8 孟荣荣;论中国阴阳哲学的源起[D];湘潭大学;2009年

9 唐婧捚;刘勰离骚观探微[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杜继业;汉代文体形态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32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032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3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