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建构、重构、解构与历史学的自由之路

发布时间:2018-06-19 22:31

  本文选题:建构 + 重构 ; 参考:《史学月刊》2012年10期


【摘要】:历史解释可以划分为建构主义、重构主义和解构主义三种模式。建构主义史学预设好解释的框架,以之解释历史;历史的意义不是来自于历史本身,而是被预设的解释框架制造出来。重构主义史学相信有一个绝对的"历史真实"存在着,认为通过对历史证据及其指涉的研究,可以发现这种真实。解构主义史学反思了作为知识的历史学本身,揭示了历史学与社会权力的紧密联系,更进一步指出传统史学信奉的历史学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是虚假的。解构主义史学的努力将有助于历史学获得充分表达历史的自由。
[Abstract]: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odes: constructivism, reconstructivism and deconstruction. Constructivist historiography presupposes a framework of interpretation to explain history; the meaning of history does not come from history itself, but is created by the presupposition frame of interpretation. Reconstructive historiography believes that there is an absolute "historical reality", which can be found through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evidence and its implications. Deconstruction historiography reflects on the history itself as knowledge, reveal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y and social power, and further points out that the objectivity and authenticity of the historical science believed in by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is false. The efforts of deconstruction historiography will help historiography gain the full freedom of expressing history.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K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仲民;后现代史学理论述论[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王晴佳;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01期

3 陈新;历史·比喻·想象——海登·怀特历史哲学述评[J];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02期

4 杨共乐;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史学[J];史学史研究;2003年03期

5 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建华;;近十年明清宗族研究综述[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2 李留文;;宗族大众化与洪洞移民的传说——以怀庆府为中心[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3 王灿;;叙事·语言·想象·建构——西方后现代主义视角中的历史及其书写[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杜俊芳;;乡村庙会传说与地方社会的建构——以明清时期襄汾黄崖村华佗庙会为中心[J];沧桑;2008年01期

5 常建华;;中国族谱学研究的新进展[J];传统中国研究集刊;2008年00期

6 陈峰,王海涛;后现代语境中的历史“客观性”问题[J];东岳论丛;2004年03期

7 张仲民;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历史学述评[J];东岳论丛;2004年04期

8 王立桩;;“应用史学”还是“史学应用学”——浅论公共史学的学科属性[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杨毓团;21世纪中国史学新思维略论——后现代思潮与中国“新”史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陈超;;溱潼九月十六都天盛会音声分析[J];歌海;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常建华;;中国族谱学研究的新进展[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2 乔新华;;区域社会史研究中的比较史观[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巍;;抗战期间钱穆所致力的“新史学”——以《国史大纲》为中心的探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袁瑾;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丽丽;李自成传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蓓;《格萨尔王传》与多康地区藏族族群认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代洪亮;复兴与发展:学术史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史研究(1980-2010)[D];山东大学;2011年

6 郭辉;民国国家仪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邵彦;《文姬归汉》图像新探[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8 彭慧萍;“南宋画院”之省舍职制与画史想象[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9 蒋建国;晚清广州城市消费文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段汉武;民国时期中国绘画史叙述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珊珊;南诏始祖传说两种文本的差异与交融[D];云南大学;2011年

3 谢静;新历史主义与中国新世纪初文学中的历史叙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4 彭燕霞;祖先传说与历史记忆的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松林;刘伯温传说生成原因和衍生过程探析[D];温州大学;2010年

6 渠胜恩;赵州桥传说的民俗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俞敏华;虚构历史、创造生命[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8 宋新影;重评托马斯·卡莱尔的历史思想[D];山东大学;2005年

9 蓝巧燕;布努瑶“祝著节”的文化内涵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唐智佳;明初南阳盆地人口迁移研究(1368-1424)[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世瑜,杜正贞;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赵世瑜,张宏艳;黑山会的故事:明清宦官政治与民间社会[J];历史研究;2000年04期

3 顾诚;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J];历史研究;1999年01期

4 邵立新;理论还是魔术──评海登·怀特的《玄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04期

5 李宏图,周保巍;从现代到后现代:当代西方历史学的新进展——帕特里克·乔伊斯教授访谈录[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2期

6 陈新,徐菁;对历史与历史研究的思考——约恩·吕森教授访谈录[J];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03期

7 吕森,胡传胜;历史秩序的失落——在现代性、后现代性与记忆讨论的交叉点上的历史研究[J];学海;2001年04期

8 R.T.汪,陈新;转向语言学:1960-1975年的历史与理论和《历史与理论》[J];哲学译丛;1999年03期

9 R.T.汪,陈新;转向语言学:1960-1975年的历史与理论和《历史与理论》(续)[J];哲学译丛;1999年04期

10 王利红,陈新;二十年来的西方历史哲学[J];哲学译丛;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苏民;;人学史观视阈下的中西大分流——对“为什么江南不是英国”之新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2 王北生,张琼,刘隽华;对自由的理解要充分认识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J];河南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3 丁梅;人——哲学永恒的主题[J];北方论丛;1999年03期

4 王长里;作为西方历史哲学的“社会契约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5 王婷婷;董艳;;以史为鉴——以“解构主义”建筑为例谈历史理论学习对设计实践的影响[J];大家;2010年17期

6 雷戈;论历史学的客观性原则[J];史学月刊;2000年06期

7 陈莉;康德、黑格尔、马克思论“世界历史”[J];江汉论坛;2005年07期

8 雷戈;自由:史学与新闻的共同基础[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9 雷戈;从“不可能处”思考史学理论[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李洁;;布克哈特笔下的历史与权力——读《世界历史沉思录》[J];学术界;2009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什么是历史?[N];文汇报;2011年

2 南帆;文学与史识[N];人民日报;2010年



本文编号:2041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041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a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