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20世纪前半期新史学思潮的探索与实践——以萧一山“民族革命史观”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20 00:18

  本文选题:萧一山 + 新史学 ; 参考:《河北学刊》2010年02期


【摘要】:萧一山是中国近代著名清史专家,也是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继承者。青年时期,他发奋著述《清代通史》,形成了"民族革命史观",并以之作为贯穿清代近三百年历史的主线。其内涵主要包括肯定清初郑成功抗清事业,重视天地会作用,评价太平天国是民族革命的巨大洪流等。抗战时期,在民族危亡关头,他撰成《清史大纲》,标志着"民族革命史观"达到了升华。主要论述民族革命经历了三个阶段:"天地会肇其端,太平军扬其波,革命党竟其功。"并明确地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社会的标志,强调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意义。他的"民族革命史观"在当时学术界有重要影响,是其学术经世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新史学"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Abstract]:Xiao Yishan is a famous expert in the history of Qing Dynasty in modern China and the successor of Liang Qichao's thought of New historiography. In his youth, he wrote the General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formed the concept of the History of National Revolution, which was regarded as the main thread of the nearly 300 years of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Its connotation mainly includes affirming Zheng's succes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appraising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as a great torrent of national revolution.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t the critical moment of national crisis, he wrote the outline of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which marked the subli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Revolutionary History. It mainly discusses three stages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heaven and earth will start its end, Taiping army will carry its wave, and the revolutionary party will make its contribution." The Opium War is clearly regarded as the symbol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 emphasi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resisting the invasion of Western powers. His view on the history of national revolution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academic circles at that time, wa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his academic thought of running the world, and was also an important milestone in the development from "new historiography" to "Marxist historiograph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冯超;;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电报局的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张允熠,郝良华;陈独秀、李大钊和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心路历程[J];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4 储著武;;论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近代史研究[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5 吴汉全;;陈独秀与中国近代史研究[J];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6 吴汉全;;陈独秀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开创[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7 章征科;;清末民初知识分子趋新意识的成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汪注;;清末广州对外经贸活动与英文粤音借词的产生[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李岚;;略论唯意志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早期接受和文化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谢忠强;刘转玲;;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述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孔寒冰;项佐涛;;十月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解读中国人的十月革命观[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2 周成平;;“甲辰之役”百年祭[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3 梅良勇;魏瑞香;;瞿秋白的宗教观及其现实意义[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四辑)[C];2010年

4 马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主流地位及其创新基础[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5 陈增辉;;李大钊的孔子观——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葛培林;;天津与辛亥革命活动述论[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佑新;;毛泽东实践哲学论要[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8 胡伟希;;中国自由主义与激进主义之比较——从清末民初到五四时期为个案的心理类型学分析[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赵庆云;;论早期近代史研究所的学术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艳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卫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9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晖;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我国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动因[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齐娜;语文教学中哲学素养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沈赋涵;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在张力[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进全;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国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研[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传涛;近现代中国仁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本森;急进与保守·剧变与不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韩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宣春波;新时期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丽丽;郑觐文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园;;萧一山对清代民生与民俗的研究及意义[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承宗;新史学的回顾与前瞻[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彭厚文;;当代西方史学发展的趋势[J];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03期

4 王晓毅;钱穆先生文化生命史观的意义——兼论史学的困境与出路[J];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01期

5 田昌五,邹兆辰;建立马克思主义新史学体系──访田昌五教授[J];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05期

6 车前;天灾人祸知多少[J];世界博览;2005年06期

7 车前;肉刑和绞架威慑下的治安[J];世界博览;2005年06期

8 车前;人往高处走,家往低处搬[J];世界博览;2005年06期

9 郑先兴;“新史学”: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论晚清民初文明史学的理论构建之二[J];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10 杨共乐;;创新史学,推进历史学科的发展[J];史学史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巍;;抗战期间钱穆所致力的“新史学”——以《国史大纲》为中心的探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2 江湄;;“新史学”之“新”义——梁启超“人群进化之因果”观中的佛、儒思想因素[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孙开泰;;从《管子》研究看郭沫若对新史学的贡献[A];郭沫若史学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4 宋学勤;;“梁启超式的输入”的真意义——兼论中西史学文化的接轨与融合[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李慧宇;;长足进取与成就辉煌——中国历史学的现代转型述论[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家范;;历史检讨的视域及其多义性[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7 张丽珠;;独立于时风众势外的全祖望史学精神[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瑞;;科学思想在史学领域的兴起与进取:从梁启超到傅斯年[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萧默;;中国传统建筑研究之我见[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刘巍;;经典的没落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提升[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向平;《新史学九十年》[N];南方周末;2004年

2 刘军;雅克·勒高夫:摆脱恐惧的新史学[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新史学”之“新”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4 郑杨;新史学鐞成就普通人的历史[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张小也;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史学?[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陈启能;战后西方史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N];光明日报;2000年

7 李红岩;晚清“新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8 庞冠群;西方九位著名新史学家对话[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9 王家范;“新史学”旨趣实践会通第一人[N];文汇报;2007年

10 邸永君;关于中国新史学之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俐娜;20世纪初期中国史学的转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张光华;萧一山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朱慈恩;20世纪上半期通俗史学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郑流爱;“平生怀抱在新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石莹丽;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6 陈宝云;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方燕;巫文化视域下的宋代女性[D];四川大学;2006年

8 张仲民;阅读、表达与集体心态[D];复旦大学;2007年

9 赖国栋;历史记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张秀丽;反科学主义思潮下中国现代史学的人文指向[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莹;梁启超“新史学”观念生成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庄永燕;浅析梁启超的新史学理论及其在清学史研究中的运用[D];浙江大学;2008年

3 常刚;梁启超历史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屠庭;梁启超之法史学述论[D];苏州大学;2008年

5 史晓峰;心理学理论对历史研究之影响探析[D];吉林大学;2005年

6 吕作用;越界取火[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姜萌;从“新史学”到“新汉学”[D];山东大学;2007年

8 王辛方;穷源竟委,,易于不易[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秦天;经典的诞生[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崔璨;勒华拉杜里微观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42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042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d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