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史学研究_《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尹达史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 2011年
尹达史学研究
张新宁
【摘要】:尹达(1906~1983),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在考古学和史学理论研究等方面成绩斐然,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尹达一生经历了好几个时代。时代的变迁深深影响着尹达的学术发展之路,其学术思想也具有浓厚的时代烙印。尹达毕业于河南大学,最初跟随梁思永进行考古发掘。抗日战争时期来到延安,并于新中国成立之后长期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后期学术研究重点转向史学理论领域。纵观尹达的学术轨迹,可以把尹达的学术生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1年到1937年,是尹达在考古领域由幼稚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第二阶段:从1938年到1949年,是尹达全面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走向全新的革命道路,并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的时期。第三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尹达继续在考古领域发展指导作用,并逐渐由考古转向史学史领域的时期。 自20世纪30年代起,在尹达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他追随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推进马克思史学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的史学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主要有史学与政治和现实、史学与唯物史观、史学学风问题等。 尹达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三个不同方向,以《新石器时代》、《中国原始社会》与《中国史学发展史》三本学术著作为重要代表。尹达的史学特点一是重视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与综合研究,二是重视理论对历史学科的指导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尹达的学术观点一些有待讨论,但这并不影响尹达在史学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认真总结尹达的史学贡献,客观评价其在史学领域的学术地位与作用,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0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荣;理安·艾斯勒史学探析[D];扬州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玖,张子侠;最近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展望[J];安徽史学;2003年06期
2 谢保成;;尹达先生之路:“从考古到史学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吴怀祺;史学史研究的展望[J];东岳论丛;2001年01期
4 朱维铮;史学史三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林甘泉;从,“私淑弟子”到得力助手──论郭沫若与尹达[J];郭沫若学刊;2000年01期
6 谢保成;尹达的治学道路和学术贡献[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7 张子侠;20世纪上半期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石兴邦;;怀念史前研究的先驱——尹达同志[J];考古;2000年07期
9 王世民;;尹达同志传略[J];考古学报;1983年04期
10 廖晓晴;;章学诚理论与当代史学学风[J];人民论坛;2010年3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瞿林东;[N];光明日报;2003年
2 向燕南(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群;;中国古代法上的“义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梁辉成;;化育万物谓之德——谈《庄子》的“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汪高鑫;司马迁“成一家之言”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瞿林东;苏冕与《会要》——为会要体史书创立1200周年而作[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刘静芳;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从冯友兰到张岱年[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蒋冬梅;;略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性质——兼谈中国古代无民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谈家胜;;近二十年徽州家谱文献研究的学术审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钱善刚;;道:假设抑或承诺——胡适《淮南子》研究初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刘刚;;诠释论视阈中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林毅夫;;二十一世纪全球多极增长格局中的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A];北京论坛(2011)主旨报告集[C];2011年
3 吴红;杜严勇;;科学史与历史学:对话及其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杜成宪;;对“中国教育史”的几层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辨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王丽;;“上苍”一词的词义变化及其英语翻译探讨——以“感谢上帝,感谢上苍”英译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杨树增;;《左氏春秋》“史”、“传”考辨[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7 李佳;;试论《国语》的篇章结构[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8 杨秀红;陈长英;;数字化的史料整理[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9 陈宝良;;明初心学钩沉[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10 潘畅和;;浅析中国与朝鲜的“气”哲学传统[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晓佳;帝国秩序的重建[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别道玉;《国语》与先秦文化精神[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大川;约翰·理查德·格林《英国人民简史》史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冯亚;普鲁塔克政治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青梅;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均利;清代外销画表现的民俗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6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师璐露;《国语》语言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涛;;共时性与历时性:中国传统史学与西方近代史学的分途[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2 吴廷嘉;;论系统论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及其必然性[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3 刘瑞;;浅谈历史学的人类学转向:历史人类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4 程秋君;;技术的性别维度审视[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徐家玲;比较宗教学的史前史追述[J];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06期
6 袁新;作为范型的文化研究:权力分析,还是历史分析?[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王婧;作为独立学科的考古学——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学科体系之比较[J];东南文化;2001年09期
8 宋学勤;;跨学科研究与当代中国史学科发展的前景[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02期
9 蒋晓春;;中国考古学的学术定位及对人类学的诉求[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赵建群;鲁滨逊史学跨学科思想述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郭松义;[N];光明日报;2002年
2 刘志琴;[N];光明日报;2002年
3 山西师大学报编辑部 畅引婷;[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单艺斌;妇女社会地位评价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2 顾蓓;圣母崇拜的历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周莉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妇女生存状况与妇女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杰;海登·怀特的历史书写理论与文学观念[D];山东大学;2006年
5 张小忠;历史、证据与想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天通;李济的考古学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献花;近三十年来西方学者的中国妇女史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3 张漫琴;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肖菲莉;古典时期雅典妇女状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毛慧君;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1995~2004)[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乔丹;论11—17世纪西欧城市妇女的社会地位[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东晓;“社会性别”理论的中西两地视野[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何越;古罗马妇女经济地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宋燕;袁枚两性关系观与女性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康建伟;新历史主义与年鉴学派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于中国史学史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2年01期
2 刘家和,陈新;历史比较初论:比较研究的一般逻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朱维铮;史学史三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尹达;从考古到史学研究的几点体会——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在母校河南师大的谈话[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5 罗志田;“新宋学”与民初考据史学[J];近代史研究;1998年01期
6 ;打破王朝体系讲述劳动人民的历史——改编高中中国历史课本的几点体会[J];历史教学;1958年12期
7 乔治忠;论学术史视野下的史学史研究[J];南开学报;2004年02期
8 姜胜利;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J];南开学报;2004年02期
9 ;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和回响[J];历史研究;1996年03期
10 戴逸;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J];历史研究;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居俭;;史学研究应向“第二条道路”迈进[J];文史哲;1985年06期
2 王嘉川;;《王世贞史学研究》评介[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08期
3 王启明;;龚自珍史学研究综述(1990—2009年)[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张岂之;北大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J];华夏文化;1998年02期
5 徐光灿;;忆翦老对我们青年的关怀[J];历史教学;1979年08期
6 耿天勤;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展望21世纪的中国史学[J];史学史研究;2002年01期
7 郑大华;;史学研究的重大成果——读冯天瑜教授新著《“封建”考论》[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7年04期
8 ;史学精粹[J];史学史研究;2008年04期
9 侯丕勋;;论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观[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10 叶建;;20世纪前半期的马克思主义史料学[J];学术研究;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龙祥;;困惑·思索·开拓[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黄龙祥;;经络学说研究的新发现及其对生命科学的启迪[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张海鹏;;论中医史学研究中史学与医学之间的张力[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三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本刊编辑部;;编者的话[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5 谢保成;;郭沫若史学研究三十年[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6 孙越;;近年体育史的学科发展[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刘建民;;试论史学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重要作用[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8 薛军力;;对推进史学研究深入的一点想法[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9 荣丽华;钟作英;;郭沫若史学研究与当前史学发展趋势——郭沫若史学研究讨论会简况[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10 鲍永军;;略论南宋永嘉事功史学的基本特征[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记者 马志琼;[N];甘肃日报;2001年
3 王燕;[N];中国信息报;2008年
4 许海云;[N];北京日报;2007年
5 记者 余传诗;[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记者 马海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许海云;[N];贵阳日报;2007年
8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朱大渭;[N];光明日报;2008年
9 李灿珍;[N];深圳商报;2006年
10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危兆盖;[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山德;苏联时期史学研究初论[D];吉林大学;2010年
2 黄广友;刘大年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韩小龙;《南总里见八犬传》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盖志芳;《历史研究》(1954-1966)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7 谷学峰;1958年“史学革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邬建麟;严耕望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朱君杙;加洛林时代史学成就探微[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温玉清;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宁;尹达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顾晓玲;尹达史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曾黎梅;《学术研究》(云南)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云南的建立与发展[D];云南大学;2011年
4 焦帅;中国大陆学者著作中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1980-2009)[D];扬州大学;2010年
5 胡纬;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成就和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瑜;方诗铭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魏连;雷海宗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杨洁;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程鹏宇;建国前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史观[D];西北大学;2013年
10 雷萱;民国时期吴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尹达史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6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06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