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逻辑共性
本文选题:客观必然性 + 重复性 ; 参考:《理论探讨》2014年03期
【摘要】:由于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所以,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两个范畴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从两个范畴基本内涵上看,二者含有相同的因果逻辑关系,并由此规定二者的客观必然性、重复性、预见性等基本属性也都是一致的,没有本质区别。除了在实现方式上自然规律具有而社会规律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外,其他方面,社会规律没有特别之处,因为社会规律一旦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出现,就会以客观必然性这一基本内在规定拒斥人的主观意志的纠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应该怀有一颗敬畏之心,这既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为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负责。
[Abstract]:Since social law can only be realized through human practic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ategories of natural law and social law is obvious. However, from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two categories, they contain the same causal logic, and thus stipulate that their objective inevitability, repeatability, predictability and other basic attributes are the same, without any essential difference. Apart from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natural laws in the way of realization but no direct reality in social laws, there is nothing special about social laws in other respects, because once they appear in human practice, It will reject the entanglement of subjective will with the basic internal stipulation of objective inevitability, and not shift to the will of human. We should be in awe of the laws of nature and society, which is not only the objective need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responsibility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社会科学处;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步性研究”(13CKS0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福洪;试论社会规律客观性观点的确立[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曹健华;;社会规律如何可能——社会规律的主体性研究[J];湖湘论坛;1995年02期
3 袁祖社;;社会历史规律及其实现机制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1999年03期
4 万光侠;人类活动与社会发展规律研究视角论[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5 秦鸿滨;论社会发展中的价值选择[J];惠州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6 刘炯忠;;怎样才能把对社会及其历史的研究理解为一门科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08期
7 董德刚;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探索[J];探索;1996年01期
8 秦湘源;社会规律的种类及其特点──兼评历史观中的机械决定论倾向[J];学术交流;1994年04期
9 刘曙光;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历史过程[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毛华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价值论思考——兼论社会规律的客观性[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政文 黑龙江大学校长;理解历史的时间范式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燕飞;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93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093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