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巨擘蒲立本
[Abstract]:The summer before last, I met my teacher in Vancouver for a meeting in North America, Professor Edwin G. Pulley blank, a Canadian sinologist. Before that, I had heard that Mr. Po had amnesia due to Parkinson's disease, but I did not expect it to be so serious-not to mention the students who had been away for ten years, all of whom were strangers to their wives and children. But when I speak of the Harvard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 Mr. Pu is delighted. " He understood something. " The teacher's mother was acutely aware of it and took a book out of the shelf as she said it. It's a volume in the twenty-four history of the Chinese Book Company, Green.
【分类号】:K097.11;K837.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皓;;加拿大“八国集团”史学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01期
2 王立端;;加拿大新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布赖恩·帕尔默[J];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02期
3 郦实;;颠倒历史是为了篡权复辟[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年04期
4 ;《史学月刊》1982年(总135—140期)目录索引[J];史学月刊;1982年06期
5 赵光贤;;中国历史研究法讲话[J];历史教学;1982年02期
6 罗义俊;论钱穆先生的史学对象论——钱穆先生史学方法论探索之一[J];史林;1987年01期
7 来可泓;毛泽东与中国史学[J];浙江学刊;1993年06期
8 尤小明;;钱穆的家谱观[J];图书情报论坛;2002年03期
9 ;历史何以热[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8年05期
10 樊洪业;;关于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的思考——在当代中国科学口述历史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沫若在“中国历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部分)提纲草案”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A];郭沫若史学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2 f姝;应吉;;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A];郭沫若史学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3 杨绪敏;;论谈迁刻苦求实的治史精神——兼论《国榷》的“史论”[A];明史研究第6辑[C];1999年
4 刘心健;;纪年琐谈[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方诗铭;刘修明;;“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坚持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郭沫若的正确道路[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6 朱维铮;李天纲;;与朱维铮谈学[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7 张宪博;;从王毓铨先生的两封信看他的学术观[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8 李锐;;顾颉刚先生的“层累说”与经学史上的一个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9 乔新华;;区域社会史研究中的比较史观[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谢保成;;从20年代思想文化发展趋势重新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王也扬;历史能否作为科学来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马连鹏邋陈伟;现实派史家[N];中国经营报;2008年
3 崔志海;市民社会理论与晚清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李红岩;唯物史观是破解中国历史奥秘的唯一钥匙[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早报评论版主编 陈季冰;中国历史上两次不寻常的远行[N];东方早报;2005年
6 记者 王洪波;《讲述中国历史》讲述魏斐德对中国历史的情有独钟[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张西平;汉学研究三题[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唐湘岳;重建中国历史解释体系[N];光明日报;2000年
9 原上蒿;发问,为了和谐的内心[N];南方周末;2005年
10 ;历史热中的改革史写作[N];经济观察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绍祥;西方汉学界的“公敌”——英国汉学家翟理斯(1845—1935)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蒋海升;“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D];山东大学;2006年
4 郑流爱;“平生怀抱在新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原元;1949—1972:中美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谭旭虎;看与被看——史景迁的中国图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林国华;范文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D];山东大学;2007年
8 石莹丽;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9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吉龙;史景迁的中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田艳红;柯文中国历史研究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赵松;历史跨学科研究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的现代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冯会华;战士与学者[D];山东大学;2008年
5 杨凌林;抗战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D];西南大学;2006年
6 李艳;论美国汉学家顾立雅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庄永燕;浅析梁启超的新史学理论及其在清学史研究中的运用[D];浙江大学;2008年
8 封彩兵;现代史家李剑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晓宇;试论中国现代历史意识及其与日韩学界的差异[D];延边大学;2008年
10 郑s
本文编号:2121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121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