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史”“志”关系辨析

发布时间:2018-07-26 07:41
【摘要】:地方志与历史学历来有"同源异流"的密切联系,同时两者间的关系研究一向又是一个薄弱环节,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以往地方志自身性质定位不明。而今,地方志"资料性文献"性质之说逐渐为方志学界所认同,这是对史志关系重新进行审视分析的重要前提。本文在此基础上,从地方志的本质特征、地方志与史学研究的不同结构、中外史学研究发展过程及态势等几个方面,对史志关系作了梳理分析。
[Abstract]:There has always been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chronicles and history, and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has always been a weak link,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is that the localization of local chronicles itself in the past is not clear. Now, the nature of local chronicles "information documents" is gradually accepted by local chronicles, which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re-examining and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ical records. On the basis of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y and histor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hronicles, 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local chronicles and historiography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situa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historiography research, and so on.
【作者单位】: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方志办;
【分类号】:K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J];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辉娟;陶希圣的家族史研究及其史学意义[J];克山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2 杨舒眉;胡喜云;;中国学者对“历史解释”的认识[J];前沿;2010年03期

3 舒习龙;;程恩泽的交谊与《国策地名考》的撰著[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王学典;;“二十世纪中国史学”是如何被叙述的——对学术史书写客观性的一种探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李吉东;;顾颉刚:现代《尚书》学的全面开创者[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陈新;;二十世纪以来中西史学理论比较史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何毅;;从中观的视阈看西路军的失败[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8 张子辉;李济民族史观探析[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年06期

9 周书灿;;陈寅恪“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的学术启示[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赵兴彬;论史学方法体系的重建[J];齐鲁学刊;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红;杜严勇;;科学史与历史学:对话及其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2 王应宪;;日本“中国经学史”之译介与回响[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章清;;“历史研究的单位”:“专门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淦;《百家讲坛》带给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曹丽英;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潘学跃;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艺萍;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论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任永亮;钱穆的中国史观[D];西北大学;2011年

6 肖磊;科学课程中的科学史:超越辉格主义[D];西南大学;2011年

7 于执立;《儒林外史》与八股取士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韩燕飞;抗战时期的南明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杰;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晓阳;郭廷以近代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增洪 ,冯占惠;社会史研究的意义[J];齐鲁学刊;1993年04期

2 陈才俊;;史学的品格与历史学家的使命——章开沅教授访谈录[J];史学月刊;2007年04期

3 钟春翔;论历史研究中历史学家的主体参与[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谢弗 ;刘彩安;;历史就是历史——历史的意义和作用[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8年08期

5 蒋风 ,龚剑锋;论何炳松的历史观和史学观[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6 陈新,徐菁;对历史与历史研究的思考——约恩·吕森教授访谈录[J];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03期

7 周学军;;历史认识论初探[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7年04期

8 徐海安;;新颖独特,灿然可风——读《李良玉历史研究与教育文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期

9 陈亚萍;;历史及历史学中的内幕——对确定历史的怀疑[J];中学课程资源;2008年03期

10 瞿林东;杨向奎先生访问记[J];史学史研究;198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志华;;历史研究与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冷战国际史研究中的案例种种[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翟广顺;;陶行知与毛泽东:历史的机缘和邂逅——纪念陶行知逝世60周年、毛泽东逝世30周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杨恺同志在首届年会闭幕式上的讲话[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首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4年

4 叶飞;;谈新四军历史研究[A];铁流——老战士回忆在新四军的日子里(第一集)[C];1999年

5 ;在沪新四军老战士聚会纪念抗战胜利 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二届年会昨举行[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5年

6 陈良宇;;夕阳彩霞映犹红——在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上的贺词[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四届年会纪念特刊[C];1993年

7 陈扬;;在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纪念特刊[C];2002年

8 ;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首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4年

9 张秋妹;;历史研究的新视角与档案馆藏的再构架[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刘延华;;垂虹桥历史探渊与保护修缮[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文;历史研究与历史学家的现实关怀[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于沛;陈翰笙历史研究的时代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陈乐民;再谈历史研究和教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历史研究》编辑部;与新中国历史学同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把触角伸向历史研究前沿[N];光明日报;2001年

6 宋德金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历史研究》:新中国历史学发展的缩影(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彭雅;转变观念 建设生态文明[N];贵阳日报;2008年

8 徐媛;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召开理事会[N];安庆日报;2008年

9 陈恒 常程;知识的容器、观念的传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符雅璇;档案在历史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N];中国档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立河;历史与想象[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高建民;美国基础教育财政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彭国良;顾颉刚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解析[D];山东大学;2007年

4 孙晓喜;观念的历史与历史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7年

5 庞振超;1949~1998中国大学人文学科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周兵;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余丰;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厦门湾的历史变迁[D];厦门大学;2007年

8 杨金华;走向主体间性的理解[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崔华杰;传教士学者与中国历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王献玲;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登峰;中国电化教育早期历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时传霞;历史研究的现代化视角[D];山东大学;2008年

3 范牡丹;战后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研究与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白一淼;我国早期医学电化教育史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徐风兰;《中国历史研究法》与《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之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6 滕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汉双语教育的历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李胜;信息技术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张莉;二十世纪中国学习国外教育改革经验的历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孟永恒;精神障碍者危害社会行为的刑事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任庆银;西安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45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145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8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