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十七史疑年录》
[Abstract]:Scholars who are really taking the academic as their life inherit the strict traditional style of study and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extual research from the literature and further expand the research path created by the scholars of the Qianjia textual research. Because academic research and cultural heritage must have a long-term plan, writing should be 50 years, 100 years, or even hundreds of years after there is a reference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生杰;;兹事虽小 可以就大——读《十七史疑年录》[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方原;;《史记》刊误一则[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王友敏;;《资治通鉴》标点纠谬[J];史学月刊;1997年01期
4 张文冠;;《宋史》“勾索”勘误[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03期
5 官大梁;《明史》正误二则[J];史学月刊;1986年06期
6 王青霞;《敕勒歌》应是民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年03期
7 谢忠明;《资治通鉴》辨误一则[J];史学月刊;1987年03期
8 贾二强;《北史》勘误一则[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9 于学义;《旧五代史》、《资治通鉴》证误各一则[J];史学月刊;1991年02期
10 官大梁;《明史》校勘四条[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正昌;;文化传承与文化“走出去”战略:编辑的使命[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2 胡云红;;燕赵民间文化传承的法律保护机制研究摘要[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3 王亚男;;浅谈对蒙古族文化传承的几点思考[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4 赵文;;青年大学生在文化传承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郭玉成;;武术传播与文化传承——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述论[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陈克龙;;论新时期军工文化传承载体建设[A];军工文化论文集[C];2006年
7 王人天;;文学文本写作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8 陈玲;;传承军工文化传统,,焕发企业生机活力——浅谈军工企业的文化特色与传承[A];第十七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秦慧颖;;闽越族与福建汉民的文化传承[A];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范波;;试论布依族社会的文化传承特征[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遐迩;文化传承:勿在争名夺利中迷失方向[N];贵阳日报;2008年
2 本报特派记者 周长风 宋燕军;昔日鄂族好枪神 今朝文化传承人[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3 扬州大学管理学院 徐善登;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N];扬州日报;2009年
4 重庆记者站 王洪刚 赵正荣;重庆巴南区探索文化传承新模式[N];西部时报;2010年
5 张卫国 刘国辉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语言经济学研究所;语言文字应用:保持文化传承与降低交易成本并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何羡坤;城镇化背景下的布依文化传承与保护[N];贵州民族报;2011年
7 刘卉青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研究所;大众传媒语境下的文化传承[N];中国电影报;2011年
8 诸巍;没有阅读何谈文化传承[N];解放日报;2003年
9 杨敏;从文化传承探究“桃花源原型”[N];铜仁日报;2009年
10 李光对;构建乡土文化传承动态系统促进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润平;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中的文化传承问题[D];吉林大学;2004年
2 谢秉洪;《汉书》考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阮宝娣;羌族释比与释比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裴丽丽;土族文化传承与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张元卉;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吕佩爱;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白红梅;文化传承与教育视野中的蒙古族那达慕[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8 韩永红;论自我教育[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白洁;鄂伦春族传统游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罗正副;调适与演进: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莲花;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及其传承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怀伟;以批判的地域主义观看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D];江南大学;2008年
3 苏日娜;蒙语授课基础教育的现状、问题与趋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王朝阳;日本茶道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朱玉;西部电影中的儒释道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郑国祥;安徽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文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7 赵丹;爱尔兰踢踏舞的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洪菲;日本花道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周末;印度瑜伽的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罗正副;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初探[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70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17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