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学的启蒙精神对史评类著作的影响
[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the enlightenment spirit of the practical learning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n the works of historical evaluation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 first, it emphasizes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standard of historical evaluation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historians, and opposes taking the Law of praise and criticism of Zhong Ni as the highest criterion; Second, rethinking and defining the monarch and subject in the traditional history evaluation, showing a strong critical spirit; third, subverting the tradi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ics and history completely, and developing from "six classics are history" to "to know the main road, must first be history".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时期的实学思潮与史学发展”(项目编号:09BZS02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92;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育济;“异端”的别一层意义──李贽思想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的理论方位[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王育济;走出“中世纪”─—理学、实学、朴学的嬗演及其启蒙意义[J];中州学刊;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林东;苏冕与《会要》——为会要体史书创立1200周年而作[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李良玉;;孔子与历史教育[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3 罗炳良;赵翼对野史文献的认识与利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汤城;;王夫之《春秋》学与史学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5 金仁义;;简论张须《通鉴学》的学术成就[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6 贾乃谦;;《诗经》——林业史基本文献[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瞿林东,吴怀祺,陈其泰;从创立走向建设——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历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李传印,陈得媛;史学与政治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9 杨俊光;;浅论袁宏《后汉纪》与范晔《后汉书》史学思想之异同[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朱清如,陈华玉;隋朝史学管窥[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胡喜云;;魏晋南北朝皇朝史书编纂“序例”研究[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高少才;;论医史文献的内在关系及其学术价值[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2届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高少才;;论医史文献的内在关系及其学术价值[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尤学工;;历史教育: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曹德良;;试论章学诚的“六经皆史”——以《文史通义》自刻本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大利;《华山碑》与清代碑学[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吴超;经、史视阈下的清初实学学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灿;《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陈碧芬;明清民本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8 谢志勇;逡巡于文与史之间:唐代传记文学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龚云;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赵彩花;前四史论赞文体艺术及其文化内涵[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万学;清末滇东名士何桂珍理学经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永兴;《陔馀丛考》与《日知录》的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艳华;梁启超传记作品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黄婷;两汉学校与历史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新林;王艮对内圣与外王的双重追求[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秀峰;《汉官六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赵永丽;史学史视野下的《世本》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卢超;南朝政治影响下的史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崔英杰;东晋政治影响下的史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学勇;梅晓红;;巴金的启蒙主义思想——《随想录》精神指归读解[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2期
2 谈凤霞;;启蒙思想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之发生[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08期
3 张怀宇;;启蒙的精神与救亡的努力——试析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杂志[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林志超;;论启蒙思想对莫扎特歌剧声部运用之影响[J];大众文艺;2011年01期
5 刘晓华;;谈王阳明的启蒙思想——兼及与“五四”启蒙文学的联系[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白帆;;论赵树理与“五四”新文化[J];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金钟哲;;西周的启蒙思想与日本近代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谭桂林;;清末民初中国的佛教文学与启蒙思潮[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9 姚洪亮;浅议《人权和公民权宣言》[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10 周国柱;;论中世纪“启蒙思想”的产生——儒家、佛教与基督教的比较研究[J];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广辉;詹海云;张寿安;刘君灿;林庆彰;;第二十一章 明清实学研究的现况及展望[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2 石学慧;;第二十九章 实学会议报道展示[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3 邵龙宝;;儒学传统与启蒙思想的纠葛和张力——对儒学现代生命力的一种阐释[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进修;;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先驱[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5 赵吉惠;;第六章 张载关学与明清实学[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6 涂可国;;儒学与实学[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丁冠之;;第十二章 明清实学的早期启蒙思想[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8 杜维明;;面对全球化的儒家人文主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9 韩升;谢丽威;;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在传统伦理社会和现代市民社会之间[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众智;;第二十七章 实学著论出版及简介[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田小沛;从启蒙思想到柯林伍德[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郭延礼;从启蒙思想到文学启蒙[N];文艺报;2002年
3 吴光范;清朝鄂尔泰治滇史评[N];云南日报;2001年
4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吴光;从《明夷待访录》看黄宗羲的民主启蒙思想[N];北京日报;2008年
5 瑞桥;深圳营销 启蒙思想能否再度光芒[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6 干春松;如果把新儒家看做是“叙事”[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本报评论员 魏英杰;全球化3.0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N];杭州日报;2006年
8 刘睿;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的新视角[N];文艺报;2005年
9 ;百年中国电影的三次道德转型[N];解放日报;2005年
10 张践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实学”之三国“演义”[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鹏;邹韬奋启蒙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刘骥鹏;革命中的启蒙困境[D];河南大学;2009年
3 王熙恩;启蒙之维: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董顺擘;福泽谕吉的朝鲜观与中国观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5 李玉琳;维新派法律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管小其;启蒙的后现代反思[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刘忠;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汇;现代性视野中的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冬冰;新观念,新道路[D];复旦大学;2005年
10 王洪琛;荒诞的人——加缪文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睿;史评类目源流考[D];兰州大学;2012年
2 吕良莹;论启蒙及其限度[D];延边大学;2012年
3 彭旭升;鲁迅启蒙思想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欧阳萍;论孔多塞的启蒙思想[D];湘潭大学;2003年
5 张嫦娥;论福泽谕吉的启蒙思想[D];湘潭大学;2004年
6 刘欣;洪弼周的社会活动与爱国启蒙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高健;康德的启蒙思想及其对德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梁景松;康有为与福泽谕吉的启蒙思想比较[D];延边大学;2003年
9 黄潜;抗战后期国统区小说创作中的启蒙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书华;黄遵宪的启蒙思想及其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26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226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