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读通鉴论》的史学理论价值
本文关键词:王夫之《读通鉴论》的史学理论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06年
王夫之《读通鉴论》的史学理论价值
王玉娟
【摘要】: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成就最为巨大。但他的著作中,史学方面也占了相当比重,其中尤以史学评论类著作居多。《读通鉴论》就是其史论的代表著作。 王夫之的《读通鉴论》针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将战国至五代一千三百余年史事分门论述。论中将评史与论政相结合,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思辨色彩浓厚。正因如此,《读通鉴论》中蕴涵了丰富的史学理论内容。对于《读通鉴论》的研究,学界虽有涉及,但目前的研究仍呈现以点代面、点状为主的趋势,,并没有条理出《读通鉴论》的内在理论体系和整体上的特色,从史学的角度也没能看到其史学理论价值。因此一部《读通鉴论》仍有很大探讨空间。 笔者通过对《读通鉴论》的条理、分析,认为:从历史哲学角度看,《读通鉴论》中王夫之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历史观理论体系和深具易学特色的历史认识论。而在史学方法论方面,王夫之在经世思想的指导下,也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史学评论方法。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所展现的这种对历史现象与本质的把握、对史学主体的审视、以及对史学方法的条理都显示出极强的历史理性光辉。本文拟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 介绍王夫之的生活背景、生平事迹及学术渊源。 第二部分 条理《读通鉴论》的历史哲学价值。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观与易学影响下的历史认识论两个大的方面,阐述其历史哲学价值。 第三部分 条理《读通鉴论》的史论价值。这一部分主要从史学评论的角度,提炼王夫之的史学方法,阐述其史论价值。 第四部分 对《读通鉴论》史学理论价值的总结。认为《读通鉴论》极富思辨色彩,尽显历史理性光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0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毅;;王夫之的潘岳、陆机比较批评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熊浚;;王夫之《薑斋诗话》中的情景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3 徐美洁;;王夫之及俞樾“邹元标论”之异同浅析[J];贵州文史丛刊;2011年03期
4 蒋寅;;王夫之对诗歌本质特征的独特诠释[J];文学遗产;2011年04期
5 陈力祥;;“和”为性情之德何以可能——王船山关于“和”为性情之德的形上学批判[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陈海燕;;蔡邕“从卓致死”本事刍议[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段志强;;孔庙与宪政:政治视野中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从祀孔庙事件[J];近代史研究;2011年04期
8 肖建原;;王夫之与庄子“逍遥”思想研究[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9 邓然;尹启华;;王夫之伦理思想之逻辑起点与内容核心[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10 谢芳;;试论王夫之“均天下”之理念诉求[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智;;王夫之对明代严刑峻法的批判——以《尚书引义·舜典》为中心[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2 郭齐勇;;朱熹与王夫之的性情论之比较[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3 卞孝萱;;陈武帝“汉高、魏武之亚”、“无惭权、备”驳议——宋、齐、梁、陈四帝简论之一[A];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年会暨江南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学智;;从格物到致知:王夫之知识论探微[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5 向建功;;内极才情,外周物理——论王夫之《和梅花百咏诗》的主旨[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6 朱迪光;;《明诗评选》与王夫之的结构诗评[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7 杨琪;;近人对王夫之魏晋南北朝诗歌评选研究之探讨[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8 彭巧燕;;论王夫之诗学研究术语中的“意”与“势”[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9 葛文华;;化历史积淀为人文教育资源[A];“宝鸡历史文化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陈宝良;;从君子小人之辨看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智彬;[N];中国旅游报;2003年
2 王培华;[N];光明日报;2001年
3 刘固盛;[N];光明日报;2004年
4 孙焕英;[N];大众科技报;2003年
5 王道成;[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王夫之评传》作者 萧(草字头加疌)父 许苏民;[N];光明日报;2002年
7 湖南衡阳师范学院 萧平汉;[N];光明日报;2009年
8 将芜;[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张汝伦;[N];东方早报;2010年
10 欧南;[N];黑龙江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屹;王夫之人性生成哲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李钟武;王夫之诗学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章启辉;王夫之的《四书》研究及其早期启蒙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袁愈宗;《诗广传》诗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肖建原;王夫之对老庄思想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米文科;王船山《张子正蒙注》哲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庆伟;清代孟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朱华忠;清代《论语》简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徐雷;曾国藩理学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尹玲玲;清人选明诗总集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志先;王夫之秦汉史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孟勇;试析王夫之“理势合一”的历史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卞寅;王夫之经济法律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玉娟;王夫之《读通鉴论》的史学理论价值[D];山东大学;2006年
5 王元;王夫之诗歌创作论主客体辩证[D];齐齐哈尔大学;2011年
6 王琪;王夫之理欲观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2年
7 陈永;王夫之政论浅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庞飞;王夫之“兴”的美学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永奇;因以通君子之道——王夫之的庄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朱玉红;王夫之的义利观[D];延边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王夫之《读通鉴论》的史学理论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4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24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