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义再释——兼论源初时代中国史学的经验基础与政治本性
[Abstract]: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history"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word "history" has always been neglected. " The word "Shi" and "mouth", in the form of metaphor and symbolism, define the basis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of "history", that is, the speech, creation, or action of people living in the common world and living in the field of public politics. " Another component of the word "Shi" indicates that "mouth" and "re", that is, words and deeds,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together and thus belong to one. Thus,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of the meaning of "history" can only be realistic, living and active, as a speaker, The actions and actions of the creators and actors in the common world in which they live,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public politics. In other words, words and deeds are sIsIsI's "historical sI". This, in the sense of historical ontology (existentialism / ontology), is exactly what the scholars of the Han Dynasty called "the left historical book, the right historical book" or "the left historical record, the right historical record".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history tells us a fact that lies in the abyss of oblivion: in the pre-Chun and Autumn period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which is the historical era of pre-chronological style, The basis of human experience and the primary object of historiography are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the results of which the people living in the common world and active in the field of public politics prove their abilities and self-manifestation. The typical feature of historiography lies in its political nature. Historiography is essentially a knowledge of who is (who) and what is (what). Furthermore, before Confucius revised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r chronicled historiography, especially in the early Yuan Dynasty, Chinese historiography, that is, Chinese philosophy, was a philosophy in the cloak of ancient history, or philosophy oriented historiography.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菁;;论高等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王丹;;带指事性质的象形字与指事字辨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3 侯宏堂;阴阳观念产生的三个基本来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金仁义;;简论张须《通鉴学》的学术成就[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5 朱春龙;;从文化形态史观探析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原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李剑;;技术化生存的人性危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苗绿;;向塞林格致敬——塞林格与苏童少年小说比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谢鸿飞;;现代民法中的“人”[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9 范正红;殷商甲骨断代论著札记(三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10 牛庆燕;;“科技理性”的伦理困惑与科技决策的价值选择[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周国文;;人文奥运与公民伦理[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曾鹰;;现代性悖论与技术文化的批判策略探略[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刘黎明;;雅斯贝尔斯与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陈锐;;关于浙东学派与浙江精神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浙学传统与当代浙江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振林;;现代性的哲学视域[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6 刘巍;;经典的没落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提升[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7 孙晓娅;朱林国;;正能量话语下的散文诗阐释——评周庆荣的散文诗集《有理想的人》与《我们》[A];新世纪以来散文诗的创作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何志钧;;文化生态与文艺生态危机探因[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张燕;;“心理游戏”育德功能及其在德育课程中的应用[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2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别道玉;《国语》与先秦文化精神[D];南开大学;2010年
5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昊;女真建国前社会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生伟;竞技篮球运动表演艺术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罗丹;“人肉搜索”的伦理学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4 魏奇;浅析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中国教育[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素妹;我国大学人文精神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途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玲;《尚书·盘庚上》疑难新解[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孙琳;现代都市人生活状态的美学反思[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赵晓鹏;论信仰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侯威;汉魏六朝史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薛雅芬;汉魏六朝人物传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碧芳;王国维治学的精神取向与追求[J];嘉应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2 陈元晖;;王国维的史学方法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3 王同书;;求新务实的治学精神——评《王国维与近代东西方学人》[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4 马奔腾;;梁启超、沈兼士致王国维信的史学价值[J];史学月刊;2007年12期
5 张岂之;王国维、陈寅恪的学术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史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6 盛邦和;王国维学术三变及其与“古史抹杀论”的明确界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杨向奎;;略论王国维的古史研究[J];史学史研究;1980年03期
8 张京华;;顾颉刚难题[J];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02期
9 王振铎;王国维殉清说质疑[J];史学月刊;1981年02期
10 胡厚宣;;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J];历史教学问题;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学勤;;论郭沫若同志的《商周古文字类纂》[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2 杨瑞;;科学思想在史学领域的兴起与进取:从梁启超到傅斯年[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罗检秋;;清末民初考据学方法的发展[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4 谢保成;;从20年代思想文化发展趋势重新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5 李锐;;顾颉刚先生的“层累说”与经学史上的一个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6 李慧宇;;长足进取与成就辉煌——中国历史学的现代转型述论[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巍;;《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学术背景与初始反响——兼论钱穆与疑古学派的关系以及民国史学与晚清经今古文学之争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8 胡如雷;;时代赋予历史学家的中心使命[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9 方诗铭;刘修明;;“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坚持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郭沫若的正确道路[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10 谢保成;;郭沫若的历史人物研究[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学海;王国维考古辨学研史的现代意义[N];文艺报;2007年
2 张桂玲;门缝里的风景[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 马信芳;新编《王国维全集》“求全存真”[N];深圳特区报;2010年
4 历史所 刘中玉;内陆欧亚学研究的概况及发展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杜娟;用多面“镜子”看中国[N];社会科学报;2007年
6 向斯;皓首穷经 终生读史[N];光明日报;2008年
7 李学勤;《清华历史讲堂》前言[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郑一奇;坐冷板凳的历史学家[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历史学博士 朴承之;彼得·伯克:图像史料重要价值超出你的想象[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陈其泰;王国维开创民国初年史坛新格局[N];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牛秋实;从经学到史学:刘师培学术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田旭东;20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姜萌;从“新史学”到“新汉学”[D];山东大学;2007年
2 王可云;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冯芳萍;陈寅恪的治史方法:以文献材料为中心的考察[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4 秦竞芝;陈寅恪与新考据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282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282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