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20世纪的西方史学》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Rank's paradigm of historiography described by Gucci in History and histori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western historiography of the 20th century is more diverse in form and more drastic in the change than that of the western historiography in the 19th century, which dominates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historiography in the 19th century. As a result, the relevant works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expounded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western historiography in the 20th century. 1 although this can solve some of our puzzles, it is still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12105) 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资助计划项目(SGB2009—09)的资助
【分类号】:K0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尚元;胡适思想批判运动及其消极影响——史学领域的一个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苏亦工;法律史学研究方法问题商榷[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3 向燕南,尹静;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王天红;;口述历史:国家图书馆关注的新领域[J];图书与情报;2006年05期
5 余鸣鸿;年鉴学派对传统史学的突破[J];巢湖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张宏;;历史教学的问题与出路[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张仲民;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历史学述评[J];东岳论丛;2004年04期
8 杨天树;从百家争鸣到求同存异——辛亥革命的性质述论[J];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周兵;赫伊津哈和他的文化史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余小明;史家主体意识及其与史学繁荣和发展的关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刘招成;施坚雅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付海晏;变动社会中的法律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新宽;英国重商主义经济体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华;萨摩亚争端与大国外交1871-1900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爱萍;美国“国际教育”:历史、理论与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何爱国;东亚发展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洁;中国近代实证主义史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文侃;试论民族自信心的文化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隋丕宁;论台湾的台湾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唐洁;跨越边界——美国明代社会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赵红宇;社会生活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初步教学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义飞;“17世纪普遍危机”与西方社会转型[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杜涛;清末民变研究初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8 刘明海;柯林武德的重演理论及其在历史认识方面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贾马燕;东周人口增长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史晓峰;心理学理论对历史研究之影响探析[D];吉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刚;;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的安克斯密特[J];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2 邹兆辰;;开放与吸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不竭动力[J];史学史研究;2011年03期
3 程爱勤;;第三届“东方外交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J];世界历史;2011年02期
4 贾鹏涛;;论约恩·吕森的维度理论[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邓欢;;浅析后殖民主义史学批判[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陈茂华;;安克斯密特的历史主义更新论[J];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郝春文;;新方法 新领域 新手段——近30年来的中国历史学[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向燕南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并未因后现代主义的解构而失去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吴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史学理论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3 杨生平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佩里·安德森:后现代主义共生着两种对抗力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张耕华;史学与文学有别之外的思考[N];人民日报;2008年
5 李洪岩;华好九章论史学[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张旭鹏;艾恺:后现代思潮与历史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洪波;30年思想阅读折射中国社会变迁[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杨耕邋张立波;历史有没有一个真实面目?[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虞和平;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李士菊;史论纵横探讨社会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吉龙;史景迁的中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宋新影;重评托马斯·卡莱尔的历史思想[D];山东大学;2005年
3 田兴斌;海登·怀特的后现代历史编纂学[D];山东大学;2008年
4 郑涛;何兆武史学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琳娟;1983年—中国新时期史学的转变[D];山东大学;2006年
6 邓欢;中心的消解与边缘的复归[D];山东大学;2007年
7 刘雅宁;罗德尼·希尔顿的史学思想探论[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崔璨;勒华拉杜里微观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游;福柯的历史哲学思想之探微[D];西南大学;2006年
10 刘冬蕊;章学诚与中国史学的近代转型[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87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28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