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19世纪欧洲“文明”话语与晚清“文明”观的嬗变

发布时间:2018-10-29 19:01
【摘要】:19世纪欧洲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建构起一套"文明"话语,将世界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三类地区,强调欧洲文明及白人的优越性,并以其"文明"标准来衡量非欧洲国家和地区,"文明"成为欧洲称霸世界的意识形态。19世纪下半叶,在中国与欧洲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西文civilization与中文"文明"在日本对译起来并传到中国,使原有中文"文明"一词具有了新义。另一方面,欧洲"文明"话语对晚清涉外官吏和知识分子发生作用,尤其是国际法对"文明"的要求和日本"文明开化"的示范,使他们对欧洲"文明"的内涵有了更感性的认知,从而接受并传播西义"文明"观念。
[Abstract]:In the 19th century, Europe constructed a "civilized" discourse in its process of external expansion, dividing the world into civilized, semi-civilized and barbaric regions, emphasizing the superiority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and white people. And to measure non-European countries and regions by their "civilization" standards, "civilization" became the ideology of Europe's domination of the world.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in the course of China's interaction with Europe, on the one hand, Civilization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 were translated in Japan and spread to China, giving a new meaning to the original Chinese word "civil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scourse of "civilization" in Europe exerts an effect on foreign officials and intellectua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especially the requirement of "civiliza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demonstration of "civilization" in Japan. So that they have a more per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so as to accept and spread the concept of "civilization" in Western sense.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历史进程中多元文明互动与共生研究”(项目批准号08JZD0037,合同号08JZDH037)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K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戴银凤;Civilization与“文明”——以《时务报》为例分析“文明”一词的使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黄兴涛;;晚清民初现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实践[J];近代史研究;2006年06期

3 方维规;论近现代中国“文明”、“文化”观的嬗变[J];史林;1999年04期

4 手代木有儿;李鹏运;;晚清中西文明观的形成——以18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为中心[J];史林;2007年04期

5 刘文明;;19世纪中叶前中国与欧洲的“文明”观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史革新;;近代文明观形成浅议[J];史学史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玉河;;3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2 刘丽;试论梁启超与福泽谕吉的文明观与独立观之不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况落华;;大沽口船舶事件:晚清外交运用国际法的成功个案[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李乐;王韬与福泽谕吉舆论思想之比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武铁传;;全球化对中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影响及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王志刚;;论张佩纶的改革思想及其时代困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王丽萍;;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中国政治文化构建——兼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政治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梁晓波,韩天文;论人的解放和存在方式革命[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宫敬茹;;“兴亚论”与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中国情结[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陈帅锋;;“自由”如何舶来?——论1903年密尔On Liberty的两个中译本及其影响[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金和;;梁启超的社会公德观[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郭小聪;文明超;;中国近现代政治文明转型的工具理性思维——兼谈价值理性思维对发展中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性[A];政治改革与政府转型[C];2003年

3 杨思信;;“教育和宗教分离”思想输入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杨孔炽;;明治前期的日本两大教育思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周全德;;略娭中冿生育宜椎膋w史m踉春臀幕蒯鏪A];第二届中国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林存秀;;如何文明,,怎样现代?——以“文明戏”为中心的民初上海都市文化探析[A];都市文化与都市生活——上海、纽约都市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矫海霞;;从伦理学视角看民间组织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8 易惠莉;;日本汉学家冈千仞与王韬——兼论1860~1870年代中日知识界的交流[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9 左玉河;;2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徐水生;;儒学与日本现代化新论[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2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3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陈义海;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D];苏州大学;2002年

5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焦润明;梁启超法律思想综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王刚义;政治文明与法律服务的社会化[D];吉林大学;2004年

8 胡文生;学术·体制·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9 赵本涛;中西文化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姜智红;论文明的多样性[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诗书;梁启超与乾嘉学派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U

本文编号:2298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298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a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