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现代科学观视域下的清学研究及其方法论得失——以新考据派史家胡适、傅斯年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9-02-28 11:31
【摘要】:胡适、傅斯年从进化史观角度,以近现代科学方法论和史学观为依据对清代学术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胡适认为,清学是对宋学科学方法论的发扬,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清代朴学最具科学精神,但与西方科学相比则存在很大不足。傅斯年主张,清代学问是历代学问中最可信和最有条理的;近代中国史学盛于清代。他们着力发掘清学中的科学精神和方法论意义,以之作为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传统资源,体现了工具理性的价值观,为中国现代学术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他们否认中国传统学术道德理性的价值及其对中国现代学术建构的意义,是一种唯科学主义和西方文化中心论,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探讨其学术方法论的得失对中国当代学术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Abstract]:Hu Shi and Fu Sini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history, based on the modern scientific methodology and the view of history, made a mor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Qing Dynasty academic. Hu Shi believes that the Qing school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methodology of the Song Dynasty, the two are in the same line; the Qing Dynasty simple learning is the most scientific spirit, but compared with the Western science, there is a lot of deficiencies. Fu Sinian argued that the knowledge of Qing Dynasty was the most credible and organized of all dynasties, and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flourished in Qing Dynasty. They made great efforts to explore 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Qing Dynasty as a traditional resour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academic modernization and reflected the values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hinese academic. However, they deny the val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cademic moral rationality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Chinese modern academic construction, which is a kind of scientism and western culture-centered theory, and has some theoretical defects. Discussing its academic methodology's gain and loss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Chinese contemporary academic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2 马亮宽;;傅斯年的自由社会主义思想论析[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4 杨瑞;;科学思想在史学领域的兴起与进取:从梁启超到傅斯年[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保成;从尹达致傅斯年的一封信说起[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许纪霖;傅斯年:一代豪杰“傅大炮”[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耿云志;不应忽视对五四健将、学者傅斯年的研究[N];北京日报;2008年

4 林建刚;傅斯年晚年思想的转变[N];经济观察报;2013年

5 赵建永 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傅斯年两封遗札笺释之一:傅斯年致胡适的借调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赵建永;傅斯年致北大的接收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德艺;大气磅礴傅斯年[N];淮南日报;2005年

8 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 李扬眉;民国学术版图中的傅斯年[N];光明日报;2007年

9 袁伟时;傅斯年其人其文[N];南方周末;2004年

10 李森 作者为著名作家,省政协委员,云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傅斯年与“一二·一”[N];云南政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池;傅斯年国家建构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明明;傅斯年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灵双;1931年-1945年傅斯年民族主义思想及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3 刘进全;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淑娟;傅斯年抗日思想及活动述论[D];河北大学;2010年

5 李广臣;傅斯年政治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春华;傅斯年改造思想略论[D];河南大学;2012年

7 詹红;傅斯年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8 王丛;启蒙与救亡的变奏[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9 李伟魏;傅斯年的史学理论析论[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李萌;傅斯年大学教育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31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431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9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