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大潮与百年学术振兴之梦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其林;;傅斯年的“科学学术”论[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王元立;;试析傅斯年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J];青年文学家;2009年19期
3 王戎笙;傅斯年与郭沫若[J];文史哲;2005年03期
4 江心力;傅斯年“史学只是史料学”思想辨析[J];史学史研究;1996年03期
5 田彤;胡张苗;;创建典范:历史语言研究所论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6 高石钢;傅斯年史学思想述评[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7 欧阳哲生;傅斯年学术思想与史语所初期研究工作[J];文史哲;2005年03期
8 李静;略论傅斯年的史学思想[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9 王凤青;;傅斯年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J];殷都学刊;2006年03期
10 王云;;傅斯年对明清史研究的贡献[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包伟民;;编辑说明[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2 史学惠;;使历史学会更好地服务于本省文化文明建设——推进学会工作机制创新的一点体会[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3 和歌森太郎;刘琦;;民俗学与历史学[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4 杨瑞;;科学思想在史学领域的兴起与进取:从梁启超到傅斯年[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6 王克梅;;市历史学会纪念成立50周年[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巍;;抗战期间钱穆所致力的“新史学”——以《国史大纲》为中心的探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8 何晓明;;学术理路与史学生态[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9 徐国利;;钱穆的考据学思想[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叶桂生;;晚期郭沫若史学的评述[A];郭沫若史学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市历史学会举行换届选举[N];闽南日报;2007年
2 许海云;对当前“时尚史学”的几点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陈支平;傅衣凌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N];光明日报;2008年
4 来新夏(南开大学教授);能用“善”和“恶”来划分历史学吗[N];北京日报;2001年
5 廖晓晴;省历史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清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N];辽宁日报;2006年
6 龚咏梅;没有衰落,还很繁荣[N];社会科学报;2003年
7 何兹全;客观的历史与主观的历史学[N];北京日报;2001年
8 王淼;看历史如何复活[N];光明日报;2007年
9 郑成宏;专家研讨历史学的继承与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张越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60年回顾是焦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秀丽;反科学主义思潮下中国现代史学的人文指向[D];山东大学;2009年
3 张国义;朱谦之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贵仁;唯物史观及其指导的历史学在20世纪中国的推进历程[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江华;世界体系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谢进东;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学解释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樊庆臣;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创建与运作[D];山东大学;2011年
8 王传;华南学派探渊[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盛韵;观念与材料[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李凌翔;新中国的旧史学[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进全;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维佳;唯物史观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大陆历史学变革[D];扬州大学;2012年
3 赵丽锋;近三十年浙江中国史研究特点与变迁[D];宁波大学;2011年
4 刘秀俊;实证与诠释的会通[D];山东大学;2006年
5 王传;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伟魏;傅斯年的史学理论析论[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王可云;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新喜;历史学视野中的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6年
9 尹燕;《禹贡》半月刊的学术世界[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李杨;“全球史观”在中国史研究中的运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48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54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