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要论》与《历史哲学教程》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史学要论》与《历史哲学教程》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李大钊和翦伯赞都是中国唯物史观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李大钊是开拓者兼传播者,翦伯赞则是发展和运用唯物史观的杰出代表。而《史学要论》和《历史哲学教程》则分别是他们集中阐述历史观和史学观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唯物史观发展史上的两座丰碑。此文试从《史学要论》与《历史哲学教程》两书的比较分析李大钊与翦伯赞史学思想的异同,感受二人所处时代的史学主流思想及其二人个体风格的不同,从而启发我们去进一步认识历史与时代的关系、求真与致用的关系。主要从历史观和史学观两方面来分析论述,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是李大钊和翦伯赞学术研究史的回顾及其研究现状。 第一章为两人生平及成书背景,目的是从时代背景去理解造成二人史学思想差别的原因。 第二章从历史观的角度分析异同,主要从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态度上、进步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特殊和一般的关系、阶级斗争学说的理解六个方面去展开论述的。 第三章从史学观的角度看,主要是从历史和史学的关系、史观和史论关系、历史学的属性、历史学的作用四个方面论述。 第四章为结语,从总体上分析两书所体现的差别,得出结论,另外引申对“求真”与“致用”关系的思考。 第六部分为附录,主要是参考书目及目前有关李大钊和翦伯赞的论著。
【关键词】:史学要论 历史哲学教程 唯物史观 求真 致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0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引言7-10
- 第一章 二人生平及成书背景10-14
- 第一节 李大钊生平及《史学要论》成书背景10-11
- 第二节 剪伯赞生平与《历史哲学教程》成书背景11-14
- 第二章 历史观之比较14-28
- 第一节 在唯物史观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认识14-19
- 第二节 对历史发展进步性的看法19-21
- 第三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21-22
- 第四节 关于人民在历史中的作用问题22-24
- 第五节 对特殊和一般的认识24-26
- 第六节 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看法26-28
- 第三章 史学观之比较28-39
- 第一节 关于历史和史学的关系28-31
- 第二节 关于史学观存在的必要性及史、论关系31-34
- 第三节 关于历史学的属性34-35
- 第四节 关于历史学的作用35-39
- 第四章 结语39-44
- 第一节 两书比较的总结39-41
- 第二节 关于历史学功用的思考41-44
- 附录一44-45
- 附录二45-48
- 参考书目48-49
- 致谢49-50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荫明;俄共(布)在华革命局与中国共产主义小组[J];北京党史;2000年05期
2 张宝明;“个性的自由与共性的互助”——“南陈北李”建党前夕的思想轨迹[J];河南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3 王东,王兴斌;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J];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05期
4 张艳国;五四新人的文化性格与评孔开新[J];中州学刊;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再德;澳大利亚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玉平;二十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检视[D];南开大学;2005年
4 李钧;生态文化学与30年代小说主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桂香;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全燕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红梅;李大钊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述论[D];河北大学;2005年
3 汪功胜;“青春” 的马克思主义[D];安徽大学;2005年
4 左乐平;瞿秋白论马克思主义哲学[D];湘潭大学;2006年
5 齐冰;毛泽东对民粹主义认识的思想发展轨迹[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先智;想象现代中国的方式[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耿文娟;试析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史学要论》与《历史哲学教程》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55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