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历史学中典型性研究的类型及其限度

发布时间:2019-11-30 23:26
【摘要】:正关于典型性问题,李凯尔特曾有专门的讨论,虽未充分的展开,但基本的思路和框架,仍可用作我们今日研讨的出发点。我们知道,李凯尔特的研究主旨是为学科划界。他认为,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文化科学,研究工作都是从对个别的考察入手的,然而个别在研究工作中的作用、目的是不同的。表现在研究方法上,那就是典型性方法的不同类型。他在《历史上的个别》①一文中,论述了学科研究中三种不同的典型性:一种是代表性的或类别标本的典型性,一种是"完美模型或榜样"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硕;;沈复与蒲松龄女性观比较研究[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2 刘洪强;;《周易·井卦》与《井底引银瓶》之关系探微——兼论《周易·井卦》对《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宋金民;;《新水浒》主旨“救世”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4 李继武;;经验思维的局限与理论思维的培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宛小平;理性·反理性·非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6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何旺生;;士风与文风——读《任f 与南朝士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史应勇;由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到括囊大典、贯通六艺——论郑玄通学的产生[J];安徽史学;2004年02期

9 吴怀祺;;史学话语权与20世纪的中国民族史学——兼说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10 陈慧敏;;论宗教意识缺失对中国传统失意文人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刘婧娟;;中国宪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盛洪;;天命与民权(初稿)——探寻中华文明的宪政框架之一[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5 王子舟;;论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相力;卜然然;;略论先秦儒家的教化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朱镜人;;孔德教育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张景平;;士与二十世纪的实践性儒学——试论刘尔p樀乃枷搿⑹导捌湟庖錥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9 王振星;;“嵇康”与卢俊义的梦意象——金圣叹“梁山泊英雄惊恶梦”解读[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10 王鹭娟;李朝平;;“教育过度”问题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9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大川;约翰·理查德·格林《英国人民简史》史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雪梅;诗含画意 画寓诗情——论清代女作家顾太清的诗歌写作艺术[J];语文学刊;2005年07期

2 于民;;圈地运动与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性问题新论——兼与国内学术界某些流行性观点商榷[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3 胡景英;;英语教学中如何选择例句[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16期

4 张真;索隐法可以休矣[J];中国戏剧;1978年09期

5 周家群;试论新闻摄影的典型性问题[J];新闻大学;1997年01期

6 徐军;抓住瞬间形象的典型性[J];新闻实践;2000年06期

7 高峰;论恩格斯的现实主义典型观[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邓云华;;英汉异类联合短语的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8期

9 朱孝兵;;平白中的深蕴——浅析于坚叙事性诗歌的诗美特色[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彭有明;彭丽琴;;中庸原型结构——从谦虚用语选择的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梦水;;谢国桢先生的两首诗[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2 夏晓明;;试论李大钊的史学观[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3 林娜;张积家;;汉语亲属词典型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王红;;关注哲学与自然科学关系共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5 汪舒明;;历史学家视角里“9·11”后的世界——市世界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馥芳;;以《英汉大词典》为例谈词典的科学配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罗云锋;;历史理论视野下的文学史分期观念考察[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8 黄龙祥;;困惑·思索·开拓[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汪云九;;意识问题是自然科学交叉研究的热点[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恩泽 苏启林 郑海天;“非典型性”家庭企业与“典型性”裂变[N];证券日报;2005年

2 唐学鹏;一个历史学家的遗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仲伟民;历史学家的良知与责任[N];光明日报;2004年

4 鲁稚;历史学家越来越像侦探[N];中国邮政报;2006年

5 王庆云;章韫胎 生物学家 历史学家和诗人[N];江淮时报;2006年

6 余彬;总统的历史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7 每文;一个历史学家眼中的俄罗斯[N];学习时报;2006年

8 ;流动大学的跨国史[N];社会科学报;2008年

9 驻京记者 刘军;得到历史学家认可,难得[N];解放日报;2000年

10 廖奔;历史学家对待“戏说”一法[N];文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海;英语学习型词典典型词例的选取[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2 江静;隐喻化中的源语概念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李晋霞;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张建;现代汉语双宾句的典型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孙晓喜;观念的历史与历史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7年

6 孙玉良;历史、理解与真理[D];复旦大学;2008年

7 刘凤英;类别特征推理的认知机制及脑机制[D];西南大学;2009年

8 邓云华;汉语联合短语的类型和共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徐志宏;马克思科学观初探[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李根;论卡罗·金兹堡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论李凯尔特的文化哲学思想及贡献[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周伊含;李凯尔特文化科学概念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3 杨馨;从被动语态看二语习得中心理典型和语言迁移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7年

4 王邵帅;浅谈覆盖律解释模型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困难[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牛晓峰;中介语中句法迁移的认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杨琴;汉英动宾结构的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琳;两部楚剧音乐创作的比较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8 李艳芳;语言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9 覃文戮;英语双及物动词及其结构的被动化句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房小敏;高中生自然科学类科普读物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68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568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e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