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三十年发展趋势与瓶颈
【图文】:
将这五个时间段七个门类论文数量增减情况用坐标图显示,可能会更具直观效果(见图1)。图1各时间段七门类论文数量增减示意图由这一坐标示意图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各门类在20余年间论文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政治门类从起初遥居高位而下降幅度最大(1997年后政治类目录不再以专题编排,有的专题后并入总论专题门类中),虽后期又有小幅回升,但已降至第3位;中外关系门类第1-2时间段上升后平缓下降;军事和总论专题始终在低位小幅上升;持续大幅增长的是思想文化和社会两类。虽然论文数量统计及所画图示并不十分精确,但反映了各门类论文数量增减的大致状况。各门类论文数量在最后一个时间段形成的高低排序为:第1位思想文化,第2位社会,为高档位;中档为政治法律和经济;低档位为中外关系、总论专题和军事。从这一图示中可以看到,社会史论文数量由1992年时处于低位,此后持续大幅增长,经过20年,到最后时间段已经跃居第2位,反映了近代社会史发展总体走高的态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近代史学界也形成了新的一般分类法,把中国近代史分为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中外关系五大门类,如按此分类,,将军事并入政治法律后,其论文总数略高于社会。即便如此,社会史也仍是一个“大门类”,已经成为中国近代史五大门类之一。可见,中国近代社会史经过近三十年持续快速发展,已经从一个弱小的新兴边缘学科,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分支学科,为五大门类之一。三、关注重心由政治话语向社会本位回归30年间中国近代社会史不仅论著数量持续增多,由研究论文的论题所反映的关注重心也发生了转移,总体趋势是由政治话语延伸论题转向社会论题,标志着研究重心由政治附属向社会本位的回归。下面对各时间段论文论题的变化情况作一统计
将这五个时间段七个门类论文数量增减情况用坐标图显示,可能会更具直观效果(见图1)。图1各时间段七门类论文数量增减示意图由这一坐标示意图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各门类在20余年间论文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政治门类从起初遥居高位而下降幅度最大(1997年后政治类目录不再以专题编排,有的专题后并入总论专题门类中),虽后期又有小幅回升,但已降至第3位;中外关系门类第1-2时间段上升后平缓下降;军事和总论专题始终在低位小幅上升;持续大幅增长的是思想文化和社会两类。虽然论文数量统计及所画图示并不十分精确,但反映了各门类论文数量增减的大致状况。各门类论文数量在最后一个时间段形成的高低排序为:第1位思想文化,第2位社会,为高档位;中档为政治法律和经济;低档位为中外关系、总论专题和军事。从这一图示中可以看到,社会史论文数量由1992年时处于低位,此后持续大幅增长,经过20年,到最后时间段已经跃居第2位,反映了近代社会史发展总体走高的态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近代史学界也形成了新的一般分类法,把中国近代史分为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中外关系五大门类,如按此分类,将军事并入政治法律后,其论文总数略高于社会。即便如此,社会史也仍是一个“大门类”,已经成为中国近代史五大门类之一。可见,中国近代社会史经过近三十年持续快速发展,已经从一个弱小的新兴边缘学科,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分支学科,为五大门类之一。三、关注重心由政治话语向社会本位回归30年间中国近代社会史不仅论著数量持续增多,由研究论文的论题所反映的关注重心也发生了转移,总体趋势是由政治话语延伸论题转向社会论题,标志着研究重心由政治附属向社会本位的回归。下面对各时间段论文论题的变化情况作一统计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闵杰;;学术批评之中国近代社会史[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2 陈沙麦;;中国近代社会第二代留学潮研究[A];船政文化研究[C];2003年
3 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史理论研究再反思——关于社会学化、范式说以及多元化趋势的检讨[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4 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史理论研究再反思——关于社会学化、范式说以及多元化趋势的检讨[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5 郭建荣;;读《论治学治事宜分二途》[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毕苑;第三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N];光明日报;2009年
2 岳谦厚;读《孙中山与中国社会的变迁》[N];团结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舒明;中国与世博的历史记录[N];文汇报;2002年
4 ;如无海禁,近代史将重写[N];社会科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靳环宇;晚清义赈组织(1876-1895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晓燕;中国近代特殊教育制度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程蕾;中国近代社会群体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3 张亚楠;何干之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论战的总结及其贡献[D];河北大学;2014年
4 薛爱红;19世纪中文宗教报刊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D];内蒙古大学;2012年
5 谷春辉;中国近代社团与秘密会党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岳峰;湖南邮政早期变革进程研究(1899-1927)[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聂会会;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女性参与”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卢琼;论李达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83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583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