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9世纪英国“辉格派”史学
发布时间:2017-04-08 06:19
本文关键词:论19世纪英国“辉格派”史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作为19世纪英国史学领域主导学派的“辉格派”史学,从登上英国史坛的第一天起,就以其独特的政治历史观点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19世纪初期的英国,属于“辉格党”人的一些历史学家从党派的政治利益出发,用历史作为工具来论证“辉格党”的政见。“辉格派”史学以一种独特的政治历史观点形成了“宪政史观”打破了吉本之后英国史学界沉闷的气氛,有力地促进了英国史学的发展,给英国史学及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影响。长期以来,西方史学界一直采用的是19世纪中叶以来英国资产阶级“辉格派”史学家的观点。本文意在立足于对“辉格派”史学相关代表人物作品的研读,紧扣其思想脉动,对这一学派的历史批判、现实诉求和社会理想做出总体考察。 本论文共分为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第一章从“辉格党”在与“托利党”的政治斗争中最终取得了明显的政治优势入手,探讨了英国“辉格派”史学的兴起的社会背景及理论渊源。本文以为,由于“辉格派”史学与同时期发生在“辉格党”在与“托利党”之间的政治斗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后者的指导理论亦可以视为前者的重要理论渊源。 第二章主要阐述“辉格派”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哈兰、麦考莱、林加德的学术成就及史学思想。从他们对英国国内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批判性分析中,探寻“辉格派”史学的基本观点。 第三章着重分析了英国“辉格派”史学的明显特征。从总体上来说“辉格派”史学具有自由主义史学的一些基本特点:强调经验,强调功利,强调改良,强调历史写作的文采和表现形式,主张历史为现实服务,歌颂历史进步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反对理论,否定历史的科学性和规律性。但具体来说,作为党派史学的“辉格派”史学的理论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宪政主义,进步史观,比附史学,改良和妥协,政治本位的功利主义。 第四章则主要探讨英国“辉格派”史学衰落的原因及影响。本文认为,尽管由于自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从19世纪50年代,“辉格派”史学作为一个史学流派虽然已经淡出历史舞台,但其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其史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不容忽视。 随着科学的实证主义哲学的衰落,特别是巴特菲尔德对于辉格式历史研究法的批评,在史学研究当中,极端的辉格式研究倾向开始消失。但是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绝对的反辉格式倾向是绝对不可能的。
【关键词】:英国 19世纪 “辉格派”史学 政治历史观 自由主义史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09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21
- 一、选题意义10-12
- 二、概念界定12-15
- 三、研究现状15-19
- 四、资料来源与写作框架19-21
- 第一章 “辉格派”史学的产生21-27
- 一、“辉格派”政治优势的建立21-22
- 二、“辉格派”史学的兴起22-27
- 第二章“辉格派”史学家的史学思想27-36
- 一、哈兰27-29
- 二、麦考莱29-33
- 三、林加德33-36
- 第三章 “辉格派”史学的特征36-47
- 一、宪政主义36-38
- 二、进步史观38-40
- 三、比附史学40-41
- 四、改良与妥协史观41-43
- 五、政治本位的功利主义43-47
- 第四章“辉格派”史学的衰落及其遗产47-58
- 一、衰落的原因47-53
- 二、“辉格派”史学的遗产53-58
-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5-66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凌斌;;政治私约主义的正当性困境:政治宪法学批判——以《清帝逊位诏书》的法学解读为中心[J];清华法学;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涛涛;约翰·罗素的史学思想与政治改革[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19世纪英国“辉格派”史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9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