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郝敬的《史记》研究
本文关键词:浅论郝敬的《史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郝敬是明末著名的经学家、思想家,一生著述颇多。《史记愚按》、《批点〈史记琐琐〉》是他撰写的两部《史记》研究著作。在大多数学者致力于《史记》评点的明代,郝敬的《史记》研究显得十分特别:不仅说理周到,而且考据详密,颇有新意。本文将以郝敬的两部《史记》研究作品为考察对象,了解其内容与特色,从而对郝敬《史记》研究的成绩与不足进行分析和评价。 郝敬的家学渊源、生平经历和仕宦交游情况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的思想特点,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对《史记》的研究方法和评判标准。本文将首先对郝敬的家世与生平进行简要介绍,揭示他的家学、师承、交游状况和性格特征,作为理解郝敬《史记》研究的背景。 其次,本文将根据郝敬对《史记》的研究方式和考察思路,从考辨和评论这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两部作品的具体内容和特殊价值。郝敬研读《史记》,既在疏解字词,考订史实,辨析取材方面用力甚深,也对司马迁的思想观念,以及他笔下的人物、事件,还有《史记》的体例和写作特色进行了颇有新意的评论。本文将分别对这些内容进行举例、分析和探讨,尝试结合郝敬个人经历和思想特点,总结他的《史记》研究特色,评价他在相关领域做出的贡献,希望借此重新审视郝敬在《史记》研究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以客观的态度看待明末清初《史记》考据研究的水平,以及明人对清代《史记》考据研究的启导之功。 郝敬的两部《史记》研究作品流传不广,希望本文的讨论可以使我们对明代《史记》研究领域中这位不太受重视的人物和他的作品有更深切的体认。
【关键词】:郝敬 《史记愚按》 《史记琐琐》 考辨 评论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0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引言7-9
- 第一章 郝敬的生平与学术思想9-17
- 第一节 家世与生平9-11
- 一、家世9
- 二、生平9-11
- 第二节 著作情况与学术思想11-17
- 一、著作情况11-12
- 二、学术思想12-17
- 第二章 郝敬对《史记》的考辨17-31
- 第一节 对字词音义的疏解17-22
- 一、考订字音17-19
- 二、考订词义19-22
- 第二节 对史实的考订22-26
- 一、考订人物与称谓22-25
- 二、考订事件25-26
- 第三节 对取材的辨析26-31
- 一、好取舛谬之说26-28
- 二、误解原始材料28-31
- 第三章 郝敬对《史记》的评论31-53
- 第一节 对人物、史事和作者思想观念的评价31-40
- 一、历史人物31-33
- 二、历史事件33-35
- 三、作者思想观念35-40
- 第二节 对体例的褒贬40-46
- 一、论赞40-41
- 二、本纪41-44
- 三、表44
- 四、列传44-46
- 第三节 对写作特色的评价46-53
- 一、尚侠好奇的心态46-47
- 二、直书见义的写作风格47-49
- 三、异世同悲的情结49-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7
- 后记57-59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原元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近10多年来美国的《史记》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安平秋;《史记》研究的新贡献[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田大宪;构建“史记学”体系的新探索[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胡柱;十年磨剑笺史记[N];光明日报;2005年
5 小丁;“楚河汉界”正遭灭顶之灾[N];农民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方文国;《文史哲》刊文挑战冯其庸“项羽不死于乌江”有新说[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记者金辉;中国《史记》学会第八届年会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记者 靳刚邋宋晔;专家剖析用人策略[N];郑州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刘尧;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N];巢湖日报;2008年
10 刁小龙;新国学,新解读[N];中华读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淑燕;梁玉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王晓玲;清代《史记》文学阐释论稿[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浅论郝敬的《史记》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2 郑诗傧;生死皆不朽:从《史记》人物生死抉择看司马迁的生死观[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业文;司马迁政治思想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庭伟;司马迁社会思想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卜鑫;从《史记评林》看明代学者的《史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海丽;论清代《史记》研究的学术流派[D];河南大学;2012年
7 王金伟;司马迁的旅游活动及旅游思想的初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贾俊逸;司马迁司马光政治思想之异同[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崔凌i
本文编号:303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303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