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惠学”与“经世”:乾嘉三大考史著作主旨比较

发布时间:2021-03-05 23:51
  钱大昕、王鸣盛、赵翼三人在为其各自的扛鼎史著——《廿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和《廿二史札记》取名时选取了"考异""商榷""札记"作为主题词。著作主旨寓含其中,其中"惠学"和"经世"是他们著述的目标追求。但在具体寓意的表达上,也存在差别:"考异"包含"纠谬"和"比较"双重之意,考察异同,拾遗规过是其重点;"商榷"包含意思多维,校核考证、针对性的评说、诠解蒙滞等皆是其题中应有之意;"札记"看似概念明白,其实寓含深意:他就是要通过"札记"这种自由的写作形式,记录下其通过钩稽贯通而发现的"大问题",并做出深度思考,总结经验以利后世借鉴,经世意图显明。 

【文章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35(06)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考异”———考察异同, 拾遗规过, 嘉惠后学
2“商榷”———考证求实, 批评指正, 启导后人
3“札记”———钩稽贯通, 札记心得, 经世致用



本文编号:3066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3066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3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