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影响民国史家书写“民族问题”的三个因素——从吕思勉对傅斯年与顾颉刚的批评说起

发布时间:2021-03-22 08:3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吕思勉先是批评傅斯年在书写东北族群历史时"隐讳而不能尽言",后又批评顾颉刚关于"民族""汉族"等概念不宜使用的观点。吕思勉对傅斯年与顾颉刚的批评,反映出影响民国史家书写"民族问题"的三个因素:族群认识差异、概念含义混乱和现实需求。考察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历程可知,这三个因素对"民族问题"研究与书写的影响,一直贯穿到当下。在中国现代历史书写这个研究主题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影响历史书写的因素进行分析,还有很大的掘进空间。 

【文章来源】:史学史研究.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傅斯年的民族观及其在《东北史纲》中的运用(下)[J]. 陈建樾.  满族研究. 2012(03)
[2]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民族定义研究[J]. 李振宏.  民族研究. 2009(05)
[3]20世纪初年中国留日学生“黄帝”之再造——排满、肖像、西方起源论[J]. 石川祯浩.  清史研究. 2005(04)
[4]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J]. 孙隆基.  历史研究. 2000(03)



本文编号:3093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3093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2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