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的特点与定位
发布时间:2021-03-27 11:03
中国少数民族史学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史学传统,丰富的口述历史是各少数民族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少数民族文字的史学著述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体量极大,是尚待挖掘的宝藏。少数民族史学与汉族史学同时起步,形成了自己的史学理论体系和传统,并与汉族史学交互影响,共同发展,各少数民族政治实体的建立是少数民族史学发展的巨大动力。从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各少数民族史学既体现其民族自豪感和独立性,又强调其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各少数民族史学思想的主题。中国少数民族史学是包括汉族史家在内的中国各民族及其史家共同创造的,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就是要从不同的层面对少数民族史学遗产进行发掘与总结,揭示各民族对中国历史及中国史学的贡献,展示中国史学史多元一统的历史面貌与特点。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45(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少数民族史学史研究内容的思考[J]. 周文玖. 民族研究. 2009(01)
[2]彝族古代史分期与父子连名记时考证[J]. 陈英. 毕节学院学报. 2008(03)
[3]《六合坚固大宅颂》、《智城碑》通译[J]. 白耀天. 广西民族研究. 2005(04)
[4]近五十年来的中国民族史学研究[J]. 李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
本文编号:3103397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45(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少数民族史学史研究内容的思考[J]. 周文玖. 民族研究. 2009(01)
[2]彝族古代史分期与父子连名记时考证[J]. 陈英. 毕节学院学报. 2008(03)
[3]《六合坚固大宅颂》、《智城碑》通译[J]. 白耀天. 广西民族研究. 2005(04)
[4]近五十年来的中国民族史学研究[J]. 李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
本文编号:3103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3103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