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异”与“融通”:近代以来社会学与历史学关系变迁
发布时间:2021-05-21 06:13
19世纪,社会学具有强烈的历史取向,历史学对社会学则兴趣匮乏。20世纪前半叶,历史学开始向社会学寻求合作,主流社会学却走向具象经验化研究。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后,社会学界倡导"历史转向",历史取向的社会学研究得以再兴。同一时期,社会学取向的历史研究虽偶有波折,依旧方兴未艾。通过对学科关系史与相关理论的对读,我们发现:两门学科关系发展受制于学科组织关系;两门学科关系因各自学科研究目的、对象、方法而变化;两门学科关系受外部环境影响;两门学科关系被学科发展时序差所左右。四重逻辑并置导致了西方社会学与历史学百余年来的交异与融通。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一) 两门学科关系发展受制于学科组织关系
(二) 两门学科关系发展受学科研究目的、对象、方法等变化所影响
(三) 两门学科关系发展受外部环境变迁影响
(四) 两门学科关系发展被学科时序差所左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历史无创新——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转向[J]. 肖瑛. 学术月刊. 2016(09)
[2]返回历史视野,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 中国近世变迁及经史研究的新传统[J]. 渠敬东. 社会. 2015(01)
[3]从社会科学拯救历史——关于历史学学科特质的再思考[J]. 李里峰. 江海学刊. 2014(06)
[4]社会学的历史化还是历史学的社会化——论历史社会学的学科定位[J]. 陈纪昌.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5]社会学的历史学转向及历史社会学的兴起[J]. 李凡.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03)
[6]依然在路上:穿越历史大弯道的个人与社会[J]. 杨敏,郑杭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06)
[7]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J]. 桑兵.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1)
[8]社会学的历史转向[J]. 卢晖临. 开放时代. 2004(01)
[9]学科制度建设笔谈[J]. 方文,韩水法,蔡曙山,吴国盛,郑杭生,吴志攀,萧琛.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3)
[10]基于学科的大学管理模式选择[J]. 宣勇. 中国高教研究. 2002(04)
本文编号:3199199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一) 两门学科关系发展受制于学科组织关系
(二) 两门学科关系发展受学科研究目的、对象、方法等变化所影响
(三) 两门学科关系发展受外部环境变迁影响
(四) 两门学科关系发展被学科时序差所左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历史无创新——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转向[J]. 肖瑛. 学术月刊. 2016(09)
[2]返回历史视野,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 中国近世变迁及经史研究的新传统[J]. 渠敬东. 社会. 2015(01)
[3]从社会科学拯救历史——关于历史学学科特质的再思考[J]. 李里峰. 江海学刊. 2014(06)
[4]社会学的历史化还是历史学的社会化——论历史社会学的学科定位[J]. 陈纪昌.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5]社会学的历史学转向及历史社会学的兴起[J]. 李凡.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03)
[6]依然在路上:穿越历史大弯道的个人与社会[J]. 杨敏,郑杭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06)
[7]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J]. 桑兵.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1)
[8]社会学的历史转向[J]. 卢晖临. 开放时代. 2004(01)
[9]学科制度建设笔谈[J]. 方文,韩水法,蔡曙山,吴国盛,郑杭生,吴志攀,萧琛.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3)
[10]基于学科的大学管理模式选择[J]. 宣勇. 中国高教研究. 2002(04)
本文编号:3199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3199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