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观念与彼得·伯克的文化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5 14:27
"杂交"是后殖民理论中被广泛使用和最具创造性的术语之一。随着后殖民理论影响的深入以及全球文化互动的日益密切,杂交观念也被引入文化史研究领域,用于探讨不同地区由于文化的交流、互渗乃至碰撞而导致的文化重构现象。本文在梳理杂交概念内涵及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英国文化史大家彼得·伯克的文化杂交观念作出了分析,并通过考察其近年来对文艺复兴的全新阐释,借以说明他是如何将杂交概念应用到文化史的研究中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杂交观念对于我们认清跨文化互动的内在逻辑,拓宽跨文化史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都有很大帮助。
【文章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201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杂交”观念的内涵及发展
二、彼得·伯克的“文化杂交”观念
三、文化杂交视野下的文艺复兴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生与杂糅视野下的古埃及文明起源[J]. 金寿福. 中国社会科学. 2012(12)
[2]全球化时代文化研究若干新概念简析——“文化杂交”和“杂交文化”概念的理论内涵[J]. 何平,陈国贲. 山东社会科学. 2005(10)
[3]古希腊文化杂交优势论[J]. 赵沛林,张洪伟. 东北师大学报. 2003(05)
本文编号:3212336
【文章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201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杂交”观念的内涵及发展
二、彼得·伯克的“文化杂交”观念
三、文化杂交视野下的文艺复兴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生与杂糅视野下的古埃及文明起源[J]. 金寿福. 中国社会科学. 2012(12)
[2]全球化时代文化研究若干新概念简析——“文化杂交”和“杂交文化”概念的理论内涵[J]. 何平,陈国贲. 山东社会科学. 2005(10)
[3]古希腊文化杂交优势论[J]. 赵沛林,张洪伟. 东北师大学报. 2003(05)
本文编号:3212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321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