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实践性
发布时间:2021-06-29 16:44
实践性是历史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中西方的传统史学注意到了历史学的实践特性并给予重视。不过直到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诞生,史学实践性的地位始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马克思主义史学强调人与历史的互动关系,东渐之后,于十九世纪初期在多种思潮争鸣的中国史学领域逐步取得主导性地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实践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力,建国之后,史学的现实功用一度被极端化,此后又重回正轨。随着时代的变换,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实践性也在新时期面对着新的挑战和时代使命。
【文章来源】:理论建设. 2018,(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史学实践性的历史演进
(一) 中西方传统史学的实践性特征
(二)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下史学实践性的进一步发展
二、不同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实践性的表现形式
(一) 二十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对近代中国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 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实践性的新情况及新使命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说历史学的实践性[J]. 彭卫. 史学月刊. 2016(04)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困境与出路[J]. 隽鸿飞. 学术交流. 2014(11)
[3]浅论“五朵金花”的理论成就和学术意义[J]. 张越. 史学史研究. 2011(03)
[4]史学何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功用观及反思[J]. 邬国义. 思想与文化. 2004(00)
[5]“惩罚暴君的鞭子”:塔西陀的社会历史观及其他[J]. 张广智. 河北学刊. 2003(01)
[6]五朵金花:意识形态语境中的学术论战[J]. 王学典. 文史知识. 2002(01)
[7]新时期史学思潮的演变[J]. 王学典. 中国社会科学. 1994(02)
[8]关於历史人物评论中的若干问题[J]. 翦伯赞. 历史教学. 1952(09)
本文编号:3256785
【文章来源】:理论建设. 2018,(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史学实践性的历史演进
(一) 中西方传统史学的实践性特征
(二)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下史学实践性的进一步发展
二、不同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实践性的表现形式
(一) 二十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对近代中国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 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实践性的新情况及新使命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说历史学的实践性[J]. 彭卫. 史学月刊. 2016(04)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困境与出路[J]. 隽鸿飞. 学术交流. 2014(11)
[3]浅论“五朵金花”的理论成就和学术意义[J]. 张越. 史学史研究. 2011(03)
[4]史学何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功用观及反思[J]. 邬国义. 思想与文化. 2004(00)
[5]“惩罚暴君的鞭子”:塔西陀的社会历史观及其他[J]. 张广智. 河北学刊. 2003(01)
[6]五朵金花:意识形态语境中的学术论战[J]. 王学典. 文史知识. 2002(01)
[7]新时期史学思潮的演变[J]. 王学典. 中国社会科学. 1994(02)
[8]关於历史人物评论中的若干问题[J]. 翦伯赞. 历史教学. 1952(09)
本文编号:3256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3256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