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侯外庐的交游看20世纪30年代北平马克思主义学者圈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1-08-17 16:05
侯外庐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有两点贡献:首先,侯外庐的史学实践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和历史观的转换,即确立服从政治需要学以致用的史学观和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历史观。侯外庐构建的历史体系尤其是思想通史体系对思想史和学术史的影响都很深远。其次,侯外庐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习及其形成的诸多论断至今深有启发,仍不过时。特别是侯外庐的社会史与思想史并行研究的治史方法和"实事求是""独立自得"的治学精神成为后学者的典范。这些都奠定了侯外庐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文章来源】: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29(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侯外庐与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交游
(一) 侯外庐与李达
(二) 侯外庐与吕振羽
(三) 侯外庐与吴承仕
二、侯外庐与左翼教师联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展读遗篇泪满襟——记李达和吕振羽的交往[J]. 江明. 文献. 1980(04)
[2]1931-1932年的北方左翼文化运动——向鲁迅先生的一次汇报和请示[J]. 陈沂. 新文学史料. 1979(04)
本文编号:3348073
【文章来源】: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29(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侯外庐与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交游
(一) 侯外庐与李达
(二) 侯外庐与吕振羽
(三) 侯外庐与吴承仕
二、侯外庐与左翼教师联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展读遗篇泪满襟——记李达和吕振羽的交往[J]. 江明. 文献. 1980(04)
[2]1931-1932年的北方左翼文化运动——向鲁迅先生的一次汇报和请示[J]. 陈沂. 新文学史料. 1979(04)
本文编号:3348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3348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