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创造与历史阐释的公共性塑造
发布时间:2021-10-17 12:55
<正>这个题目是在总主题"中国阐释学"下做的两个方向的延伸。第一个延伸是从"阐释学"到"历史阐释",即关注阐释学理论在具体学科的适用性问题,特别是历史学。而"历史阐释"也是我一直比较关心的话题。第二个延伸是从"体系"到"概念"。张江教授提到,中国阐释学的发展路径"由概念起,而范畴、而命题、而图式,以至体系,最终实现传统阐释学观点、学说之现代转义,建立彰显中国概念、中国思维、中国理论的当代中国阐释学"。(1)因此,阐释的"概念"自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讨论基础,它是未来构建"中国阐释学"的理论起点。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9,(0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历史阐释真的实现了公共性吗
二、历史阐释的概念史
三、建构历史阐释的公共性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被自杀”与社会记忆的语言化——语言变异与文化记忆的关系例析[J]. 李明洁. 贵州社会科学. 2018(06)
[2]公共阐释理论视域下的公共历史文化机制建设[J]. 孟钟捷. 历史研究. 2018(01)
[3]“阐”“诠”辨——阐释的公共性讨论之一[J]. 张江. 哲学研究. 2017(12)
[4]“民国范儿”的迷思——论清末民国教科书之“另一面”[J]. 瞿骏. 学术月刊. 2014(09)
本文编号:3441798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9,(0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历史阐释真的实现了公共性吗
二、历史阐释的概念史
三、建构历史阐释的公共性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被自杀”与社会记忆的语言化——语言变异与文化记忆的关系例析[J]. 李明洁. 贵州社会科学. 2018(06)
[2]公共阐释理论视域下的公共历史文化机制建设[J]. 孟钟捷. 历史研究. 2018(01)
[3]“阐”“诠”辨——阐释的公共性讨论之一[J]. 张江. 哲学研究. 2017(12)
[4]“民国范儿”的迷思——论清末民国教科书之“另一面”[J]. 瞿骏. 学术月刊. 2014(09)
本文编号:3441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344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