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一山史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萧一山史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萧一山是20世纪20至40年代很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不仅在历史文献的整理与考释、清史研究、文化史研究诸领域成绩突出,史学思想之丰富、历史观之深刻亦不逊色于同时代许多史家。因此,系统研究其学术成果及学术思想,对认识近代史学发展的多元性、丰富近代史学史研究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史料的搜集与整理方面。萧一山一生出版《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太平天国诏谕》、《太平天国书翰》、《近代秘密社会史料》等史料学著作四部,曾被誉为太平天国史料第一人。虽然存在某些失误,但成就已远远超出刘复、程演生等学界前辈,其中体现的大胆怀疑与阙疑存异精神与正宗的史料派学者并无二致。 清史著述方面。《清代通史》在体裁体例、史料来源、历史观等诸多方面开创了清史研究的新局面;《清史大纲》以民族革命史观贯穿始终,虽然“革命意味过重”,但它创立了一种全新的近代史解释模式;《曾国藩传》详于曾氏学术而略其事功,其中寄托了萧一山立功、立德、立言的人生理想;《清史》系就《清史大纲》改编而成,调整去取之间时刻体现出作者的“匠心微意”。 文化史研究方面。萧一山的文化史研究视角独特,他通过中庸哲学和现代辩证法的比对确认传统文化的优越地位,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中庸文化、中国国民性演变、传统文化出路等问题的探索。虽然对辩证法理解不够深入,但萧一山确实把握了传统文化的某些特点,并在经世精神的推动下,实现了极端保守和激进西化两种文化观的奇妙统一。 史学思想方面。萧一山赋予“经世”以现代意义,并将其作为自己毕生治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是他史学思想的灵魂。即便在距离现实最远的史料学领域,经世思想仍然有十分鲜明的体现。《清代通史》以章节体为框架,吸收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体的写法,体现出他对史书体裁的独到见解。详近略远、“政治、经济、文化均衡铨叙”、关注下层社会也是萧一山时刻遵循的史书编撰原则。史学著作审美更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历史观方面。民族革命史观的最终目的是论证三民主义的合理性。它不能合理解释经济、文化的演进过程,并排斥了天地会、太平天国以外的农民运动。但其中并不包含民族歧视的成分,对丰富近代史研究亦有不可否认的学术意义。英雄史观虽不为我们所认同,但他对这一史观的宣扬隐含着敦促“英雄们”担负起抗战救国责任的现实要求。一分为二的历史人物评价方法、“大圈”、“小圈”理论等同样能够体现萧氏的卓识。 萧氏学术是在“经世”思想的推动下,从“论史求真”开始,经由“拟经纶大法”,最后到达社会现实的学术体系,当可称之为“经世之学”。他的学术思想受到孙中山、蔡元培、梁启超、曾国藩的较大影响,同时广泛了吸收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其学术地位可用“孤独的学界彗星”概括:言其孤独,是因为他的不少学术思想与学界主潮相悖;言其为“彗星”,是因为其成就虽然一时间光芒四射,但学术生命过于短暂。
【关键词】:萧一山 史学成就 史学思想 历史观 经世之学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09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22
- 一 学术回顾12-19
- 二 论文基本结构与内容19-20
- 三 论文创新点20-21
- 四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21-22
- 第二章 知人论世,述其生平22-40
- 第一节 学术人生22-30
- 第二节 教育、政治人生30-40
- 一 教育人生30-34
- 二 政治人生34-40
- 第三章 历史文献的整理与考释40-59
- 第一节 学术背景与史料活动40-45
- 一 学术背景40-42
- 二 史料活动及其成果概览42-45
- 第二节 史料工作的成就与不足45-49
- 一 主要成就45-48
- 二 存在的不足48-49
- 第三节 治学精神与史料考证方法49-54
- 一 治学精神49-51
- 二 史料考证方法51-54
- 第四节 史料考证的特色54-59
- 第四章 《清代通史》为代表的主要史学著作59-90
- 第一节 《清代通史》59-71
- 一 《清代通史》的成书背景60-64
- 二 《清代通史》的基本特点64-65
- 三 《清代通史》的史论65-69
- 四 《清代通史》的评价69-71
- 第二节 《清史大纲》71-80
- 一 《清史大纲》的内容体系72-74
- 二 《清史大纲》的“名”、“实”之辨74-77
- 三 《清史大纲》与《清史探微》的比较77-80
- 第三节 《曾国藩传》及其它历史著述80-90
- 一 《曾国藩传》的主要特点80-84
- 二 《清代东北之屯垦与移民》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84-86
- 三 《清史》的变化及其“微意”86-87
- 四 其它历史著述87-90
- 第五章 萧一山与中国文化史研究90-121
- 第一节 确立传统文化的优越性92-100
- 一 中庸之“诚”可兼“心物”92-94
- 二 中庸哲学合于辩证法94-100
- 第二节 探讨中庸文化的特质及其蜕变100-105
- 一 推断中庸文化基本精神100-103
- 二 “十厄”论与中庸文化变质103-105
- 第三节 中国国民性及其变迁105-112
- 一 “和平”、“宽大”与“知足”106-107
- 二 “怯懦”、“自私”和“愚昧”107-110
- 三 萧一山国民性研究的特点和意义110-112
- 第四节 寻求文化复兴之路112-121
- 一 建立“新民族哲学”—奠定近代国家的精神基础112-116
- 二 引进科学—奠定近代国家的物质基础116-118
- 三 萧一山文化史研究的特点和意义118-121
- 第六章 萧一山的史学思想121-144
- 第一节 “经世之学”的理论与实践121-129
- 一 学术潮流与经世思想的提出121-123
- 二 经世学的理论体系123-128
- 三 萧氏学术可称“经世之学”128-129
- 第二节 历史编纂学思想129-144
- 一 史学著作的内容129-133
- 二 史学著作的体裁体例133-137
- 三 史学著作的审美137-144
- 第七章 萧一山的历史观144-170
- 第一节 民族革命史观144-160
- 一 民族革命史观形成的背景与原因145-147
- 二 民族革命史观形成的过程147-150
- 三 民族革命史观的内容体系150-157
- 四 民族革命史观的评价157-160
- 第二节 历史发展规律与历史人物评价160-170
- 一 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160-163
- 二 历史人物的评价163-170
- 第八章 萧一山学术体系、学术渊源与学术地位170-188
- 第一节 萧一山的学术体系170-173
- 第二节 萧一山的学术渊源173-177
- 第三节 萧一山的学术地位177-188
- 一 萧一山的“孤独”177-181
- 二 学术界的“彗星”181-188
- 参考文献188-195
- 后记195-196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1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园;;萧一山对清代民生与民俗的研究及意义[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祥干;;论孔子的史学实践[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3 张霞;;国学大师刘咸p樝壬芯渴雎踇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1年00期
4 康桂英;;吕思勉通史著述研究述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李世林;;王世贞史学研究述评[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庆发;翁卫平;;郑樵《通志》的史学成就[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鲍永军;;略论南宋永嘉事功史学的基本特征[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3 陈其泰;;郭沫若史学的时代精神[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4 张涅;;关于定海黄氏著作的研究资料[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荣丽华;钟作英;;郭沫若史学研究与当前史学发展趋势——郭沫若史学研究讨论会简况[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6 夏春涛;;太平天国服饰制度探微[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7 王玉国;;东吴文化浅析[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萧超然;;李大钊与北京大学[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9 陈永志;;从“球形发展的天才”说开去——关于“郭沫若观”及如何建设“郭沫若观”的思考[A];纪念郭沫若逝世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10 王思明;;西南大儒莫友芝[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王;《清代通史》《台湾通史》结伴面世[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东学;清史研究的奠基之作[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茅海建;我所知道的黄彰健先生[N];南方周末;2010年
4 刘广汉;以赠书拉近与图书馆的距离[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南方日报记者 金强 林旭娜;他真有学问真有才[N];南方日报;2010年
6 本版编辑 苍边 王佳欣 范占英 公权 章红雨 杨为民;团购:“千乖万骑”上天山[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7 唐小兵邋(本报书评人);接续民国史学传统[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国家博物馆 侯春燕;论史学研究的琐碎化[N];光明日报;2010年
9 凌朝栋;龙门生巨子 文章旷代雄[N];渭南日报;2008年
10 陈乐民;忆张芝联先生[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华;萧一山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3 盖志芳;《历史研究》(1954-1966)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黄广友;刘大年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谷学峰;1958年“史学革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时培磊;明清日本研究史籍探研[D];南开大学;2010年
7 何周;吕思勉的文献学成就[D];安徽大学;2012年
8 李波;吕思勉与二十世纪前半期的新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杨满仁;智识与情感:沈约的思想世界[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洪俊;北朝史学考论[D];云南大学;2010年
2 段艳;论休谟史学[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超;南朝政治影响下的史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磊;李元度的史学思想与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5 燕朝西;邵晋涵的生平、著述及其史学成就[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永伟;王树民史学成就述论[D];安徽大学;2012年
7 关楠楠;试论20世纪我国维吾尔史学成就[D];兰州大学;2012年
8 王林博;论姚永朴的史学成就[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玉珠;论《世说新语》的史学成就[D];西北大学;2008年
10 马小丽;赵绍祖的史学成就[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萧一山史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378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