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曾佑历史教育思想评述
本文关键词:夏曾佑历史教育思想评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夏曾佑作为清末最早用新体例和新思想来编纂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先驱人物,在他1906年出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1933年更名为《中国古代史》)中体现出卓越的见识与历史教育思想。夏曾佑的教育思想内,历史教育思想无疑是其中非常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夏曾佑把他的历史教育思想渗透到这部历史巨著里。本文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阐明夏曾佑历史教育思想。从基本概念界定入手,介绍夏曾佑的生平与著述,分析夏氏天演论和历史进化论思想,识别其历史功能和历史因果规律,总结夏曾佑历史发展阶段论,探究其今文经学,剖析《中国古代史》编写方式。本文对夏曾佑历史教育思想的研究较全面、系统而深入。通过探讨,企望对当今的历史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夏曾佑 历史教育 思想 历史教育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0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0
- 第一章 概念界定10-18
- 第一节 历史教育思想10-13
- 一、历史10
- 二、教育10-11
- 三、思想11
- 四、历史教育思想11-12
- 五、历史学习力12-13
- 第二节 天演论13-15
- 第三节 历史功能15
- 第四节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15-18
- 一、古文经学15-16
- 二、今文经学16-18
- 第二章 夏曾佑的生平与著述18-22
- 第一节 夏曾佑的生平与主要作品18-19
- 第二节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19-22
- 第三章 天演论与历史进化论教育思想22-36
- 第一节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论观点和历史进化论教育思想22-24
- 第二节 优胜劣败、弱肉强食教育思想24-33
- 第三节 历史进化以学术为主教育思想33-34
- 第四节 历史循环论教育思想34-36
- 第四章 历史功能和历史因果联系教育思想36-49
- 第一节 历史功能教育思想36-39
- 一、历史识别功能教育思想36
- 二、历史教育功能教育思想36-37
- 三、历史文化功能教育思想37-38
- 四、历史社会功能教育思想38-39
- 第二节 历史因果联系教育思想39-49
- 第五章 历史发展阶段性教育思想49-57
- 第一节 三大阶段划分的教育思想49-55
- 第二节 相对独立性教育思想55-57
- 第六章 倡导今文经学的教育思想57-60
- 第一节 今文经学理论阐述57
- 第二节 今文经学思想之运用57-58
- 第三节 夏氏眼里的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教育思想58-60
- 第七章 历史教材章节体编纂及其意义60-62
- 第一节 历史编纂学与封建史学相比,具有较新的特点60
- 第二节 采用章节体编写教材的深远意义60-62
- 第八章 结束语62-64
- 参考文献64-66
- 攻读教育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66-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玉峰;夏曾佑学术思想简论[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李开军;夏曾佑生卒和著作简考[J];文教资料;2001年02期
3 李洪岩;夏曾佑不懂外语[J];读书;1997年11期
4 张永芳;;《夏曾佑“可恶之至”诗》补正[J];读书;1981年10期
5 陈业东;夏曾佑小说理论探微[J];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03期
6 肖玉峰;夏曾佑诗歌的艺术特色[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刘筏筏;夏曾佑:中国近代第一位用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史学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06期
8 吴达德;论毛泽东历史教育思想及其实践[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1期
9 刘高;浅析夏曾佑文化思想及其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10 倪墨炎;;夏曾佑"可恶之至"诗[J];读书;198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恺返;;鲁迅的历史教育思想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宜雷;;他打开了第一扇窗子——论严复的文学贡献[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宜雷;;他打开了第一扇窗子——论严复的文学贡献[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良明;吕建红;;译介欧美西籍派小说理论批评的历史评价[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良明;吕建红;;译介欧美西籍派小说理论批评的历史评价[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夏刚;;《戊戌军机四章京合谱》补[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7 赵梅春;;二十世纪史家对“通史家风”的继承和发展[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8 张金德;;1898-1902年间严复心态初探[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9 杨琥;;戊戌时期章太炎尊荀思想及其中西学术渊源[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10 张振萍;;虚构的景阳冈英雄 真实的打虎过程——论《水浒传》武松打虎的艺术真实性[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岩;揭示中国历史奥秘的一部力作[N];南方周末;2007年
2 本报记者 董毅然;官场鲁迅的精神困局[N];北京科技报;2005年
3 邸永君;汉语“历史”一词由来考[N];中国民族报;2004年
4 民族所 邸永君;关于汉语“历史”一词之由来[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5 王天根;《天演论》的传播及其影响[N];光明日报;2007年
6 靳迎;中国近代现代史复习[N];山西科技报;2002年
7 朱兆龙;阿斯塔娜古墓里的伏羲女娲像[N];中国审计报;2005年
8 李洪岩邋(本报书评人);静心细审历史的“复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郭延礼;从启蒙思想到文学启蒙[N];文艺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李存才;历史文化的承载者[N];中国财经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天明;何炳松历史教育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2 尹逊勇;白寿彝历史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秦晓鸥;蒋梦麟历史教育思想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温晓静;吕思勉历史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夏曾佑历史教育思想评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406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