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贡献

发布时间:2017-06-25 05:03

  本文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贡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我国史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自创立以来,它已有90多年的历史之久。在这近一个世纪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经过了发展、壮大、遭受严重曲折和挫折、新时期以来空前繁荣各个阶段。目前,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期之时,作为与时俱进的学科,它响应时代的号召,,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不懈努力的同时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以探讨我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为切入点,详尽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的各种社会历史条件、发展的各个典型阶段,并从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两个角度来具体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理论方面的杰出贡献。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历史理论 史学理论 理论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0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前言6-7
  • 第一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近代史中的地位7-9
  • 第二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各个发展阶段9-16
  •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9-12
  • 一、 国际因素9-10
  • 二、 国内因素10-12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阶段12-16
  • 一、 第一时期(20世纪初一1930年)12-13
  • 二、 第二时期(1930—1949年)13
  • 三、 第三时期(1949—1966年)13-14
  • 四、 第四时期(1966—1976年)14
  • 五、 第五个时期(1976 至今)14-16
  • 第三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贡献(上)16-21
  • 第一节 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16-18
  • 第二节 农民运动的研究18-21
  • 第四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贡献(下)21-37
  • 第一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史学界的巨大贡献21-26
  • 一、 第一阶段:史学界对唯物史观的重新解读21-23
  • 二、 第二阶段:学术创新23-25
  • 三、 第三阶段:学术界反思和展望25-26
  • 第二节 历史认识论的初步研究26-37
  • 一、 历史认识的主体27-29
  • 二、 历史认识的客体29-32
  • 三、 “历史事实”概念32-35
  • 四、 历史认识的相对性35-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1
  • 后记41-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光前;关于历史事实的概念[J];东北师大学报;1988年04期

2 范传贤;范U

本文编号:480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480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3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