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与思想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7-05 04:06
本文关键词:不确定性与思想的历史
更多相关文章: 柯林伍德 思想史 政治思想史 方法论 不确定性 昆廷·斯金
【摘要】:思想史学者经常做出一些实证主义的论断,但是他们从来都无法确定这些论断是否正确。因此,对思想史学者而言,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仅仅接受不确定性的存在是不够的,我们应当通过尝试消减和报告这些不确定性而行动起来。我们可以通过积累来自不同来源的可靠资料,衡量那些相互矛盾的解释的可信之处和不足之处,从而减少不确定性,而不是尝试去寻找适合某个实证主义论断的证据来"证明"。然后,我们应当报告我们论断中的可确定性的程度。当我们解答思想史上的实证主义的问题时,我们并不是在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而是在告诉他们我们觉得我们提出的证据具有多强的说服力——这是侧重点方面的一个重要转变。正如凯恩斯和柯林伍德所讨论的,对于思想史研究者而言,不确定性是主观的,因此,这篇论文探讨了主观和客观不确定性的三个差异。在概括了不确定性的理论基础之后,这篇论文将提供源自实际研究的实例:诺埃尔·马尔科姆的研究告诉我们如何减少和报告作品研究中的不确定性,而大卫·沃顿的研究则告诉我们如何减少和报告思想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作者单位】: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政治经济学系;复旦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柯林伍德 思想史 政治思想史 方法论 不确定性 昆廷·斯金
【分类号】:K091
【正文快照】: 一、引论思想史学者经常提出一些实证主义的问题。为什么柏拉图写作《理想国》?马基雅维利什么时候写下了《论李维》?杰弗逊的所谓“美德”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中的许多人都认为这些问题当有正确的答案。但是我们承认我们也无法确定我们的答案是否正确。因此,对思想史学者而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长达;;柯林伍德的“可能”[J];艺术探索;2010年03期
2 范为;;柯林伍德的历史理论述评[J];学术交流;2011年10期
3 滕守尧;;柯林伍德“表现说”评介[J];学术月刊;1984年11期
4 陈静 ,章建刚;“问答逻辑”的问题与逻辑——评柯林伍德[J];思想战线;1990年03期
5 段炼;;横读哲学 “倒读历史”的联想[J];博览群书;2002年06期
6 陆连超;;着眼差异:比较克罗齐与柯林伍德的历史理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陆路;;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J];大众文艺;2010年24期
8 贺巧娟;;柯林伍德的史学理论述评[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0期
9 郝春鹏;;历史、思想与自由的同一——评柯林伍德的《历史和自由》[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张汝伦;;存异与求同——以章学诚和柯林伍德的比较研究为例[J];人民论坛;2011年3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特约记者 田小沛;从启蒙思想到柯林伍德[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王彬彬;读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献疑[N];南方周末;2010年
3 鲁明军;书法的历史与历史的书法[N];美术报;2006年
,本文编号:520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52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