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马克思哲学视野下的中西封建制度比较

发布时间:2017-07-05 17:25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哲学视野下的中西封建制度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封建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 欧洲中世纪


【摘要】: 通常我们认为“中国有漫长的封建社会”,这种认识源自对马克思社会发展形态理论的理解,然而我们在研读马克思经典文本之后,把马克思所理解和概括的封建制的特征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做一比较,会发现我们目前对封建社会的概括和理解与马克思的理解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马克思的封建制理论的历史出发点是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但马克思的封建制理论学说比近代西欧流行的封建制学说更加科学。马克思主要从所有制关系方面揭示了封建制的本质和特征。通过对比中西方古代社会,可以认识到中国的封建制与欧洲封建制有着本质的不同,因而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与欧洲中世纪社会发展的路径和呈现的结果截然不同。 认识和考察一个社会性质的方法和原则是多种多样的,本文运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历史的角度和方法,,通过强调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制特征,对比中西方封建制度,来解析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进而阐明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性,转向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研究。从马克思哲学视角出发,把现实与历史结合起来认识,正确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解读历史的现实意义,阐述历史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封建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 欧洲中世纪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01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8
  • 第一章 马克思的封建制理论8-18
  • 第一节 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制8-13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封建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3-18
  • 第二章 中西封建制的比较18-37
  • 第一节 中国“封建制”的内涵18-22
  • 一、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18-19
  • 二、中国近代的“封建”19-21
  •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下的中国“封建”21-22
  • 第二节 中西封建制度的比较22-37
  • 一、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22-24
  • 二、中国古代西周的封建制24-26
  • 三、秦以后的中国古代社会26-37
  • 第三章 中西封建制对其社会的影响37-44
  • 第一节 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的社会(政治)影响37-40
  • 第二节 中西封建制度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40-44
  • 第四章 马克思封建制理论探究的当代意义44-47
  • 第一节 认识历史发展多样性的理论意义44-45
  • 第二节 马克思的封建理论对中国实践的指导意义45-47
  • 参考文献47-51
  • 参考书目51-53
  • 致谢53-5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运元;中国封建制小农经济的波动性与回旋性——中国与西欧封建制小农经济比较研究中的一点体会[J];财经科学;1985年02期

2 尹曲;试论西欧封建制的特点[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3 张庆服;中西封建制与封建社会形态学说辨析[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4 李根蟠;中国“封建”概念的演变和“封建地主制”理论的形成[J];历史研究;2004年03期

5 王越旺;西欧封建制新解[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周东启;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522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522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a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