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新历史考证学的学术路向及其宝贵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08 07:06

  本文关键词:新历史考证学的学术路向及其宝贵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新历史考证学 实证考察 贯通研究 唯物史观 新中国史学道路


【摘要】:新历史考证学在20世纪初独特而优厚的学术文化条件下兴起,取得了卓著成就,于整个20世纪影响至巨。以王国维、陈寅恪、陈垣、傅斯年为代表,其治史基本特征是实证考察与贯通研究相结合,既注重严密考证,又重视治史观念的更新和指导,因而其成就远高于乾嘉朴学。至1949年以后,一批原先熟悉考证的学者自觉接受了唯物史观指导,遂使新历史考证学达到新的境界,可以蒙文通、谭其骧等为代表。20世纪新历史考证学的学术路向证明历史观的进步对于史学的创新和发展有根本性意义。同时,此项研究对于正确评价新中国历史学发展道路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
【关键词】新历史考证学 实证考察 贯通研究 唯物史观 新中国史学道路
【分类号】:K092
【正文快照】: 新历史考证学是20世纪影响至巨的史学流派,而对它经历了怎样的演进路径,新历史考证学者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性治学经验是什么,在今天对我们又有何宝贵的启示,迄今均未得到清晰的解答。这些问题的探索不唯对于总结20世纪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关系重大,而且对于推进当代史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如雷;;读《汪{锼逄剖仿鄹濉芳媛鬯逄剖费芯縖J];读书;1982年02期

2 李一氓;;读《越史丛考》[J];读书;1984年04期

3 张作耀;;辨有特色 析有新意——评赵光贤著《周代社会辨析》[J];历史研究;1981年06期

4 吕思勉;自述——三反及思想改造学习总结[J];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04期

5 胡逢祥;“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与西方现代史学[J];学术月刊;1996年12期

6 陈其泰;;新历史考证学与史观指导[J];中国史研究;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彭玉平;;王国维、陈寅恪的中西文化观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周龙燕;;试析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经验及教训[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汪增相;;佛教与北朝史家的历史撰述[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5 裘士京;面向新世纪高师历史专业改革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付先召;;唐朝后期颍州隶属变动及其对政局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史哲文;;论“吴中四士”与江南地域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8 范斌;;论魏晋风度构成元素的内涵与表现形式[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魏志静;;北魏孝文帝法律改革述评[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苗体君;窦春芳;;“一大”前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贡献[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敏超;;“中国经济派”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2 杜成宪;;对“中国教育史”的几层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辨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冯金忠;;唐代河朔藩镇武职僚佐的迁转流动——以与中央朝官间的流动为中心[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5 胡阿祥;;理解与重视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老生常谈”的理论与学说[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胡阿祥;;六朝历史研究刍议[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7 柴怡峗;;《野玫瑰》罢演风波[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8 汪信砚;周可;;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A];毛泽东研究2011年卷[C];2011年

9 赵旭东;;适应性、族群迁徙与现代的文化认同[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10 王玉来;;新见唐贞观二十年《庞廓碑》重释[A];唐史论丛(第十六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7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苗霖霖;北魏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小园;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诗歌运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2 魏雪虹;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谭广兵;论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3年

4 谢晗;魏晋时期的“三公”研究[D];延安大学;2014年

5 吴晓燕;唐代赵郡李氏家族文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6 彭玮;田晓菲《烽火与流星》之《玉台新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许蕾;新课标高考历史试卷对教学的反拨作用[D];南昌大学;2014年

8 孙金珠;近代以来淮扬史学的发展[D];扬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如雷;;读《汪{锼逄剖仿鄹濉芳媛鬯逄剖费芯縖J];读书;1982年02期

2 李一氓;;读《越史丛考》[J];读书;1984年04期

3 吕思勉;自述——三反及思想改造学习总结[J];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04期

4 赵文润;;试论苻坚的治秦与伐晋[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5 陈其泰;建国后十七年史学“完全政治化”说的商榷[J];学术研究;2001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云灏;20世纪初近代科学的提倡与新历史考证学思潮的兴起[J];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4期

2 张越;五四前后新历史考证学兴起原因初探[J];人文杂志;2003年06期

3 马宝珠;新历史考证学的开山王国维[J];历史教学;2000年02期

4 陈其泰;;新历史考证学与史观指导[J];中国史研究;2012年02期

5 侯云灏,张荣;20世纪初的科学观念及其对历史学的影响[J];齐鲁学刊;2002年03期

6 张越;五四时期新历史考证学的实绩和特点[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张峰;;新历史考证学与唯物史观的密切关联——以岑仲勉晚年的史学成就为中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沈长云;;读陈其泰等著《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J];中国史研究;2005年04期

9 刘永祥;;关于重写20世纪史学史的思考——以“新史学”的传承和发展为例[J];河北学刊;2013年04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根蟠;20世纪学术史研究的重要突破[N];光明日报;2005年



本文编号:638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638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3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