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识”与计算机“利器”
发布时间:2017-08-12 16:12
本文关键词:“史识”与计算机“利器”
更多相关文章: 史识 信息革命 史学领域 史学传统 生活情境 两司马 学习方式 郎将 史通 刘知^~
【摘要】:正当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显著冲击着社会文化的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可以说,信息革命已经影响了社会上每一个人的生活情境和生活方式,而社会文化的诸多表现形式,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史学领域多数学人也普遍应用计算机技术检索史料、收集信息、整理思路、撰写论著。可以说,今天的史学,在学习方式和研究方式上都已进入以往学者难以想象的新境。清醒的历史学研究者面对这一情形,自然会思考史学方式的革新与史学传统的继承这两者之间的合理关系。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关键词】: 史识;信息革命;史学领域;史学传统;生活情境;两司马;学习方式;郎将;史通;刘知^~;
【分类号】:K061;TP399-C1
【正文快照】: 当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显著冲击着社会文化的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可以说,信息革命已经影响了社会上每一个人的生活情境和生活方式,而社会文化的诸多表现形式,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史学领域多数学人也普遍应用计算机技术检索史料、收集信息、整理思路、撰写论著。可以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雁寒;史实·史识[J];创造;2004年08期
2 侯虎虎,王军;略论高岱的史识[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史识是如何形成的?[J];北京党史;1993年05期
4 朱兆华;邓小平史识的辩证法思考[J];宿州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5 郭祝崧;蜀道是难还是易——随众游,增史识(一)[J];文史杂志;2005年03期
6 方鹏;;《四库全书总目》关于“史识”之批评[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姜胜利;刘、章“史识”论及其相互关系[J];史学史研究;1983年03期
8 李平;史论集《史家·史识·感情》出版[J];东北师大学报;1989年05期
9 吴枫;充满时代气息的史学论文集——《史家·史识·感情》读后[J];史学集刊;1990年01期
10 张中行;有关史识的闲话[J];读书;1995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思明;“思想方法”:易中天史识短板的遮羞布[N];深圳商报;2013年
2 徐迅雷;史识思想的魅力[N];中国审计报;2005年
3 黄健;史识、学术个性与学理精神[N];社会科学报;2002年
4 何光渝;民族文学史研究的重要成果[N];贵州日报;2004年
5 黄毓璜;诗是他心灵的一部分[N];文艺报;2005年
,本文编号:662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662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