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历史研究的能量和信息融合

发布时间:2017-08-14 02:10

  本文关键词:历史研究的能量和信息融合


  更多相关文章: 能量信息网 文化建设 历史研究方法


【摘要】:能量和信息在历史研究中逐渐得到重视,但单一视角研究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多元化。这里试图将能量和信息融合在一起,交织形成能量信息网。通过能量信息网的视角分析人类社会的推动力和全球化形成的原因,并从能量信息网中引申出熵增定律来解释人类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能量信息网 文化建设 历史研究方法
【分类号】:K06
【正文快照】: Zhang Hongyu*该标题为《重庆社会科学》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能量信息网——历史研究的新方向》。1详见(美)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吕明、袁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详见(美)哈罗德·英尼斯:《帝国与传播》,河道宽译,中国人民大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晓勇;;隋通济渠流经线路的一条较早的新书证[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刘亚轩;;三国时期东吴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张思齐;;论诗书易的共生与兼容[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薛瑞泽;;曹操对邺城的经营[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5 萧若然;;“庄子故里在东明”疏证[J];菏泽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孙桂平;;李白《望庐山瀑布》(其二)异文问题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刁淑琴;洛都南郊的汝州温汤[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童永生;惠富平;;中国岩画的文献价值与史实考证[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年06期

9 周宏伟;;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J];历史研究;2010年04期

10 王柳芳;孙伟;;佛学、神仙与隐逸:六朝时期的庐山诗[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文静;基于城墙遗址保护利用的荆州环城公园建设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天放;汉末至东晋初期人口迁徙对辽东地区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1年

3 严秋水;隋唐时期汴州的发展[D];辽宁大学;2011年

4 刘媛;商周时期盐业生产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商思强;《尔雅》动植物名词的“同名异实”与“异名同实”现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翁梅;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釉陶造型与装饰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亚男;汉魏六朝咏扇诗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玉成;周祁《名义考》训诂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9 吴娟;扬州古运河遗产廊道构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宋冰;论魏收的散文成就[D];山西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克非;基于信息融合理论的刀具切削状态智能监测[J];襄樊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茵;王军利;;交通管理综合信息融合模型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顾星;;中医诊断与体表生物特征多信息融合的思考[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志胜;甄子洋;王道波;范大鹏;;随机大系统的信息融合最优联合控制[A];PCC2009—第2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杨为民;李龙澍;;基于GIT的信息融合在农业信息中的应用[A];2005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刘汝杰;袁保宗;;信息融合的认知学基础与D-S融合方法[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6 杜奕;迟毅林;伍星;;概率盒和D-S结构体在机械故障信号信息融合中的应用展望[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9年

7 李树军;蒋晓瑜;纪红霞;;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和典型算法的应用诠释[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孙来军;沈永良;;多SVM多级信息融合与诊断决策模型的研究[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杜奕;迟毅林;伍星;;信息融合在设备监测和故障诊断中的应用[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录平;邹新元;晋风华;黄树红;卢绪祥;;基于信息融合的旋转机械振动状态评价方法研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新红 田朝晖 段勇;信息融合:现代战争的重要支撑[N];解放军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别坤;信息融合让地铁更快捷[N];计算机世界;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洲;信息融合欠驱动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张云璐;基于用户信息融合的个性化推荐[D];武汉大学;2012年

3 王恩雁;基于本体的多源异构应急信息融合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朱林;信息融合系统工程设计准则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朱方;多信息融合模式分类方法研究及在公交客流识别系统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6 孔庆杰;信息融合理论及其在交通监控信息处理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王晓帆;信息融合中的态势评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王志胜;信息融合估计理论及其在航天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9 罗贺;多Agent信息融合与协商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赵征;基于信息融合的锅炉燃烧状态参数检测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颖;信息融合的粗糙集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晓;基于信息融合的高速列车转向架故障诊断[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陈昭;基于云计算的中药信息融合知识服务平台构建[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陈亭亭;雷达与AIS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万守鹏;基于信息融合的舱音信号分析与安全诊断[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6 张宁波;基于信息融合的电子产品故障诊断[D];中北大学;2015年

7 刘萌萌;基于信息融合的改进极限学习机预测算法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8 田静;基于声波特征的管道泄漏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9 彭毅;基于振动和油液信息融合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10 李弋;一种新的信息融合模型及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70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670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0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