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向奎的真实观新探:从历史之真到本体之真——文艺研究的“他山之石”
本文关键词:杨向奎的真实观新探:从历史之真到本体之真——文艺研究的“他山之石”
更多相关文章: 杨向奎 顾颉刚 真实观 文艺研究 历史学家 历史真实 历史研究 真实性 傅斯年 哲学研究
【摘要】:正一直以来,杨向奎先生的名字作为"历史学家"而被铭记着,这与先生早年在北大历史系的求学背景,与顾颉刚先生的深厚师生情谊,在山东大学历史学院的任教历程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治学经历是息息相关的。毫无疑问,杨向奎作为当代最优秀的古史学家之一,他的成就是史学界所瞩目与公认的。如当今治先秦史学、中国礼学,必读书目中定有杨向奎的《宗周社会与礼乐文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杨向奎 顾颉刚 真实观 文艺研究 历史学家 历史真实 历史研究 真实性 傅斯年 哲学研究
【分类号】:K092
【正文快照】: 一直以来,杨向奎先生的名字作为“历史学家”而被铭记着,这与先生早年在北大历史系的求学背景,与顾颉刚先生的深厚师生情谊,在山东大学历史学院的任教历程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治学经历是息息相关的。毫无疑问,杨向奎作为当代最优秀的古史学家之一,他的成就是史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扬;读杨向奎《绎史斋学术文集》[J];史学史研究;1984年02期
2 洪认清;;顾颉刚的历史教学思想及其实践[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徐鸿修;求实创新 博大精深——杨向奎先生治学的开拓进取精神[J];文史哲;2001年02期
4 张慧;;顾颉刚的档案史料观[J];湖北档案;2010年04期
5 钟岱;从《清儒学案新编》说到中国文化——访杨向奎先生[J];史学史研究;1988年02期
6 吴少珉;近50年来“古史辨派”研究述评[J];洛阳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王学典,李扬眉;“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论命题[J];史学月刊;2003年11期
8 张京华;;顾颉刚与李守常[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侯云灏;论“古史辨”派史学评价的几个问题[J];史学史研究;1997年02期
10 张文涛;;顾颉刚与E.P.汤普森史学思想方法之比较[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荣明;;历史学是否科学——以阿克顿史学为例[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2 彭刚;;相对主义、叙事主义与历史学客观性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胡如雷;;时代赋予历史学家的中心使命[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4 刘俐娜;;顾颉刚的古史研究及其意义[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5 葛志毅;;序: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6 陈新;;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历史观念——以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讨论中心[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7 王利红;;试论卡莱尔的浪漫主义史学思想[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8 杨国强;周武;;陈旭麓教授与中国当代史学[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9 吴晓群;;论古朗士的古史研究:社会转型中的历史学家与他所研究的社会转型问题[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10 白寿彝;;重读《莱芜集》——为王毓铨先生85岁寿辰而作[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韦;用平凡的力量造就伟大的事业[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孙立新 于晓华;国家崇拜与民族灾难[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流动大学的跨国史[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陈恒 常程;知识的容器、观念的传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俞吾金;历史主义与当代意识[N];文汇报;2010年
6 杨波;让历史重回公众视野[N];解放日报;2004年
7 郑文;历史研究与历史学家的现实关怀[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子雨;从西方的几本历史书看他们的历史叙述特色[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唐小兵;旁观者的自由介入[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曾江;学者热议顾颉刚研究新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国良;顾颉刚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解析[D];山东大学;2007年
2 黄海烈;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初探[D];吉林大学;2007年
3 章原;古史辨《诗经》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朱慈恩;20世纪上半期通俗史学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扬眉;方法论视野中的“古史辨”派[D];山东大学;2005年
6 王传;华南学派探渊[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谢进东;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学解释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兴斌;历史事实的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谈丽;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凤;别样多元的历史[D];郑州大学;2006年
2 尹燕;《禹贡》半月刊的学术世界[D];山东大学;2008年
3 黄正术;重新审视顾颉刚的古史“层累说”[D];苏州大学;2004年
4 郭琪;论文本异化与历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曲文雍;《禹贡》半月刊作者群的中华民族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倪平英;相似外表下的不同内核[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冯会华;战士与学者[D];山东大学;2008年
8 王传;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何荣毅;社会信息化与历史研究方法的变革[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刘峰;历史叙事与历史真实[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76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676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