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中道”观念与中国史学传统

发布时间:2017-08-30 08:20

  本文关键词:“中道”观念与中国史学传统


  更多相关文章: 史学传统 中道 政治文化


【摘要】:中国早期史学传统具有独特的风格,不仅务求真实记录,而且运用褒扬和贬抑等书法义例评判历史,其依据则是"中道"观念。"中道"观念是上古圣王为政理民的智慧结晶,其传承与发展与中国早期史学传统的品格关联密切,影响后世很大。
【作者单位】: 孔子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史学传统 中道 政治文化
【分类号】:K092
【正文快照】: 近百年间,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怀疑和批判曾经成为学界的思潮,有学者甚至将中国正史说成“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1史家治史被说成专为君权专制服务的工具。上世纪80年代曾有“历史危机”论,人们追问“研究历史有什么用”。显然,所谓“用”,“不能变为功利主义的用”,2功利化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学勤;;清华简《保训》释读补正[J];中国史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惠荣;;从晚清汉学区域之发展看汉宋调和[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2 穆静;;春秋行人与战国策士外交辞令比较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3 李飞;;六朝目录学新变对文体辨析的消极影响——以“文笔说”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何发u&;;四部分类法之解体探因[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江凌;;试论《中国出版通史》的编纂思想及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作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刘浩;;简述当代艺术对《史记》改编——以电影《霸王别姬》为例[J];北方音乐;2011年09期

7 张立新;郭晖;;简论章学诚方志编纂理论[J];沧桑;2006年06期

8 李杰;;论谢道韫“魏晋奇女”形象的时代性[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耿振东;;从《管子》的论说方式看其语言特色[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10 李翰;;文学史料的性质、范围与存在形式[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锦贵;;远览《太史公书》 近用刘歆《七略》——《汉书·艺文志》产生背景钩沉[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邵炳军;赖旭辉;;“雎鸠”意象考论——《诗·周南》意象群及其意象经营艺术研究之一[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3 刘谦功;;《左传》叙事艺术新探[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4 魏东;;实斋学术思想的实学取向与现代价值[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胡海;杨青芝;;以《文心雕龙》为母体建构文学理论体系论纲[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6 黄怀信;;清华简《保训》篇的性质、时代及真伪[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9辑)[C];2010年

7 陈引驰;;《文心雕龙》“论”之儒宗释影[A];文心雕龙研究第十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3 康维娜;清代浙江闺秀文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黄胜江;乾隆时期文人剧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成庆;晚清的历史意识与乌托邦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一南;晚唐齐梁体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蔡树才;《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化晓方;西汉散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成林;《汉书》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傅绍磊;唐代后期政治与士风文风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冠男;《逸周书》文体特色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薛雅芬;汉魏六朝人物传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沈波;明代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D];西北大学;2011年

4 梁拯;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的经典诠释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刘玲;唐前汉武系列小说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朱赞赞;《孔子三朝记》考述[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亚;《列朝诗集》与清代前期明代诗歌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丁之涵;明清《四书》专题类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程程;侯外庐清代学人研究的再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汤霞;《左传》语言的文学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学勤;;论清华简《保训》的几个问题[J];文物;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其泰;史学传统与民族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2 郭晓华;王锋平;;略论十六国时期的史学[J];南方论刊;2008年07期

3 章建文;;明末清初贵池的史学传统[J];安徽史学;2010年03期

4 陈金海;;波利比乌斯与古代希腊的史学传统[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的宏观框架[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6 周少川;;论古代史学的丰富遗产[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10期

7 易宁;陈金海;;李维的史学思想与罗马史学传统[J];史学史研究;2009年04期

8 张桂萍;近50年来国内关于史学传统的研究[J];史学月刊;2003年08期

9 张晓松;关于史学传统继承问题的思考[J];上饶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10 梁宗华,姜丽红;史学传统的人文精神[J];宁夏党校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红岩;;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三个三十年[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2 葛志毅;;中国古代史学的精神文化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江湄;;“新史学”之“新”义——梁启超“人群进化之因果”观中的佛、儒思想因素[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4 郭德宏;;前言[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章清;;“历史研究的单位”:“专门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孟广林;史学文化热不是真正的学术复兴[N];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唐小兵邋(本报书评人);接续民国史学传统[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陈其泰;《春秋》与史学传统[N];光明日报;2001年

4 景德祥(本报书评人);伊格尔斯:抹去兰克史学的光环[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李伯重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伯重:国际背景下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术话语体系之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陈祖武;做好《清史》纂修工作的几点建议[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7 广林;中国世界中世纪史2001年学术年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1年

8 李洪岩邋(本报书评人);史学“非主流”与“史学方法”[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牛锐 赵志研;今天我们应坚持怎样的民族观历史观[N];中国民族报;2008年

10 苏智良 吴俊范 上海师范大学;景观的历史表述及其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齐山德;苏联时期史学研究初论[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静斐;学术史视野中的新历史主义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3 谢进东;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学解释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姜萌;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5 王瑞;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克宇;试论大众史学及其历史认识问题[D];云南大学;2013年

2 谢想云;中国生存论史学的现代转化[D];河南大学;2012年

3 李晓轩;回鹘史学初探[D];兰州大学;2011年

4 孟翊洁;卡尔—埃尔顿论战术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孙士艳;伊格尔斯的德国历史主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金庄;刘知几关于唐前期史学论断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栋华;抗战时期的钱穆史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郝栋;论塔西佗史学著作中的道德史观[D];内蒙古大学;2013年

9 张晔;刘知几对两汉史学述评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崔英杰;东晋政治影响下的史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58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758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e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