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尔田史学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30 16:37
本文关键词:张尔田史学初探
【摘要】:张尔田(1874-1945),原名采田,字孟劬,晚号遁堪居士,浙江钱塘人,晚清民国间著名史学家,幼时从屠寄、谭献等问学。曾捐资入仕,迄清朝灭亡。其后隐居沪上,专心学术研究。一生著述丰硕,尤长于经史。1914年入清史馆,参修《清史稿》长达十年之久,撰成撰成《乐志》、《刑法志》、《地理志·江苏》、《清列朝后妃传稿》等。曾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光华大学、交通大学、燕京大学等大学。他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具有相当地位,但迄今为止,有关研究尚嫌不足。 张尔田在史学、文学等方面均有成就,其成名之作为《史微》。书中提出“六艺皆史也,百家道术,六艺之支与流裔也”的论点,并指出“六艺”经历了由史而经的过程,这是对章学诚“六经皆史”观点的发展。张氏在清史研究方面成果斐然,其《清列朝后妃传稿》记载了从清肇祖原皇后至清德宗珍妃共184位清代后妃的主要事迹,通过博采各种史料和严谨考证,对清代宫闱的重大悬疑——作出令人信服的推断,填补了清史研究的空白。另外,他撰写的《清史稿·乐志》等文,也各具特色,获得好评。张尔田还曾整理沈曾植遗书,校补而成《蒙古源流笺证》,为蒙元史研究作出一定贡献。他的《玉溪生年谱会笺》通过对李商隐生平事迹及其诗文的精密考证,补充和修正了两《唐书》的记载,对晚唐历史之研究颇多助益。 张尔田的史学研究范围广博,并能做到融会贯通。他的史学思想受浙东学派影响较大,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研究者应做到“惟求不失其真相”。他还主张还重视“叙事”艺术的作用,以达到求真之目的。 张尔田晚年曾用现代观念和学术语言对历史进行思考,认为历史与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是囿于传统观念之惯性,未能彻底挣脱束缚,对当时学界盛行的新考据方法和疑古思潮等持批判态度。正因为其属于传统一派,所以在近代剧变的形势下,未能跟上学术变革的脚步,以致无法在现代学术谱系中获得相应的位置。
【关键词】:张尔田 《史微》 清史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092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1
- 第一章 生平与交游11-16
- 第二章 史学成就16-40
- 第一节 《史微》16-25
- 第二节 断代史研究25-35
- 一、《清列朝后妃传稿》25-29
- 二、《蒙古源流笺证》29-31
- 三、《玉溪生年谱会笺》31-35
- 第三节 史学特点与思想35-40
- 一、史学特点35-37
- 二、史学思想与方法37-40
- 余论40-43
- 附录43-45
- 参考文献45-49
- 后记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平原;西潮东渐与旧学新知——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邓之诚 ,邓瑞;《五石斋文史札记》(八)[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02期
3 杨翼骧,乔治忠;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思想体系[J];南开学报;1995年05期
4 张笑川;;经史与政教——从《史微》看张尔田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解读[J];史林;2006年06期
5 张笑川;;张尔田与《清史稿》纂修[J];清史研究;2007年01期
6 张笑川;;传承与衍变——《史微》与《文史通义》之比较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罗继祖;;“海上三君”[J];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4期
8 张克兰;张尔田学术·师友叙论[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6期
9 钱仲联;;张尔田论学遗札[J];文献;1983年02期
10 刘学锴;本世纪中国李商隐研究述略[J];文学评论;1998年01期
,本文编号:760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760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