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非遗”传承人获得话语权的媒介与途径
本文关键词:口述史:“非遗”传承人获得话语权的媒介与途径
更多相关文章: 口述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话语权 媒介 途径
【摘要】:口述史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研究中侧重于对"原生态"资料收集和整理的田野调查方法论相契合。基于口述史学的"人民化"趋势与"非遗"传承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阶层属性,当下"非遗"口述史研究之意义不再拘囿于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其已嬗变为一种媒介为处于社会弱势阶层的"非遗"传承人提供表达生存和文化权益诉求的途径。在深层意义上,开展"非遗"口述史研究可起到唤醒传承人对自身创造民间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关键词】: 口述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话语权 媒介 途径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第一批)资助项目(11&ZD064)
【分类号】:G122;K092
【正文快照】: 中国的口述史研究热潮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学术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口述史研究也已迈出单一的史学领域逐渐引入文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民俗学和艺术学等学科视野,不断呈现出跨界性、开放性和多元化。单从民间文化遗产的研究范式层面来看,“非遗”传承人的口述史的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平;;年画传承人口述史田野作业的方法与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阮艳萍;;媒介即是遗产——数字媒介对文化遗产传承与表述影响初探[J];理论月刊;2011年11期
3 黄静华;;民俗艺术传承人的界说[J];民俗研究;2010年01期
4 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5 曲彦斌;略论口述史学与民俗学方法论的关联——民俗学视野的口述史学[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4期
6 吕微;反思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术伦理[J];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05期
7 刘永明;;权利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1期
8 秦汉;;当代中国口述史的发展及其文化身份[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月如;;从祖荫之下到宗教超市——冀中农村宗教变迁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曹月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研究路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陶徽希;;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贾欣;;试论农业生产方式下的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基于文化符号学的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2期
6 陈丽;;偶尔露峥嵘——权力话语理论与胡适译《最后一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夏杰平;;“宗教”概念的人类学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8 杨春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化解读[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9 李遥;;桐城六尺巷传说的人类文化学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王颖;姜鑫;;当代中国的汉语话语权问题[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绍明;;教育学的话语分析转向[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张铮;;简论人类文明的艺术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3 张茜茜;;沉默的天使——论大众媒体中医务人员话语权的缺失[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何林;;多样的“天堂”之路——茶腊村三个不同宗教信徒的葬礼[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5 郭红霞;;“质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吴孟显;;口述历史在国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问题[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郑s,
本文编号:800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800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