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政治哲学基础及其扬弃——兼析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批判性超越
本文关键词: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政治哲学基础及其扬弃——兼析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批判性超越
【摘要】:黑格尔历史哲学以政治哲学为基础而论述人类历史。因此之故,它不仅仅是精神领域的思辨,同时表达了西方近代启蒙的政治理想。这种政治理想在法国大革命中经受检验,并在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的确立中走向完结。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具有深刻的历史真理性与局限性的双重属性,而马克思实现了对它的批判性超越。这对中国当下政治改革具有重要的文化启迪意义。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复旦大学;
【关键词】: 历史哲学 政治哲学 自由 生产方式 黑格尔
【分类号】:K01
【正文快照】: 在当代中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已成为社会结构转型的主要标志,它构成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现实突破口。在这种格局中,政治发展只有自觉地为市场经济提供有效的社会政治资源,才能保证其对经济发展的有力推进,否则经济发展、生产力基础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践明;历史哲学中的因果观念[J];求索;1994年01期
2 赵世瑜;相互的观点:非为比较而比较[J];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01期
3 A.托塞尔,江小平;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03期
4 夏文斌;历史哲学的现代发展——从马克思到邓小平[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张牛;试论梁启超的历史哲学及其特点[J];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06期
6 房玫;发展问题的现代历史哲学解读[J];学术界;2001年06期
7 董平;论吕祖谦的历史哲学[J];中国哲学史;2005年02期
8 王达三;历史三分法与中国历史哲学[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王达三;;史义与中国传统历史哲学[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白利鹏;;历史哲学的主题回归与问题转换[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富恩;;论吕东莱历史哲学的现代意义[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创同;王志庆;;约阿基姆的历史观与历史哲学[A];国学论衡(第五辑)[C];2009年
3 张宪博;;从王毓铨先生的两封信看他的学术观[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4 葛志毅;;序: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5 孙承叔;;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当代意义[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葛志毅;;序: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景贤;郭寿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8 程新英;徐雁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考察[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吴达德;;谢本书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10 李慧宇;;长足进取与成就辉煌——中国历史学的现代转型述论[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林师范大学 金寿铁;历史哲学更关注未来的历史[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丁力;从历史哲学展望历史高峰[N];经济观察报;2011年
3 李杰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历史哲学的认识论特点、价值和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黄志远;怀特海历史哲学刍议[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5 杨耕邋张立波;历史有没有一个真实面目?[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6 田居俭;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李秋零;全球化时代重审斯宾格勒的“预言”[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徐风邋杜立新;史学与哲学[N];吉林日报;2008年
9 李根蟠;如何科学理解马列主义封建观[N];光明日报;2008年
10 历史所 林甘泉;50年的回忆和思考(续)[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为;一种作为现代性批判的历史哲学[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孙晓喜;观念的历史与历史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振;历史与诠释[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璞;藏族史学思想论纲[D];云南大学;2002年
5 张小忠;历史、证据与想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艳波;走向人道——赫尔德历史哲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张国义;朱谦之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雄;历史转折论[D];复旦大学;1993年
9 黄磊;历史循环论和他者[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逢玲;陈亮的历史哲学[D];山东大学;2008年
2 顾成东;卢卡奇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庄忠正;历史哲学还是历史科学[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游;福柯的历史哲学思想之探微[D];西南大学;2006年
5 侯星丽;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尹峻;终结的,抑或虚无的历史[D];吉林大学;2008年
7 孙旭红;简论董仲舒的历史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翔;实践:历史学研究中人本主义视角与实质主义视角的超越[D];广西大学;2008年
9 戴旭旺;抽象理想[D];苏州大学;2009年
10 谢进东;继承与超越:维柯对奥古斯丁历史哲学的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41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841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