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历史终结论”的三重逻辑——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2 11:18
本文关键词:福山“历史终结论”的三重逻辑——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分析
【摘要】: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一直在思想市场中存有一席之地,其历史理论的所指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异质性源于唯心主义历史独断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区别。福山将现代性中的资本逻辑视为其历史观的经济理由,从而遮蔽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又将寻求承认视为现代社会人权的出发点,实则是一种脱离经济基础,违背公平正义的政治哲学;其历史终结论在文化中直接反映为一种意识形态霸权理论,试图将"欧美现代性"蕴含的价值观转变为普世价值,进而再以普遍价值名义为自己的特殊道路做利益辩护。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现代性 资本逻辑 承认 自由民主 意识形态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KS0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4FKS001) 中共中央党校重点课题(DXZD201301)
【分类号】:K01
【正文快照】: 福山的《历史终结与最后的人》自出版以来一直争议不断,受到持续关注。福山将其理论推进到历史维度之中,指认其所谓走向终结的“历史”,并非是指历史中发生的事件,而是“大写的历史”即“把全人类在一切时代的经验都纳入解释范围,并将之理解为一个唯一的、连续的、不断进化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伟力;历史的终结还是历史的机遇——对福山“历史终结论”的一个回应[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2 孟凡杰;;对历史终结论当代复活的分析与批判——以福山《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为例[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1期
3 陈启能;历史终结了吗?——评福山的历史终结论[J];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03期
4 郑伟;;福山“历史终结论”及其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误读[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5 李钧鹏;;历史终结论?——一项历史哲学的考察[J];哲学分析;2011年03期
6 王建斌;;波普对福山“历史终结论”的挑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纯厚 延安大学政治研究所;终结、冲突抑或崩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相中;没有终结的“历史终结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勐;金融危机背景下福山历史终结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赵严严;福山历史终结论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00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900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