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饶宗颐与顾颉刚交谊考述

发布时间:2017-09-25 03:00

  本文关键词:饶宗颐与顾颉刚交谊考述


  更多相关文章: 饶宗颐 顾颉刚 《禹贡半月刊》 《责善半月刊》 《古史辨》


【摘要】:饶宗颐是唯一健在的禹贡学会会员,早岁为该会创立者顾颉刚所器重,相继在顾先生主编《禹贡半月刊》、《责善半月刊》等刊发文,其所发文章及《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拟目均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奠定了他在史学界非同寻常的学术起点。回顾两位先生之交谊,有利于今人更好地继承他们的古史重建和历史地理研究事业。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饶宗颐 顾颉刚 《禹贡半月刊》 《责善半月刊》 《古史辨》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4批面上资助(编号:2013M54193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92
【正文快照】: 饶宗颐,幼承家学,未及弱冠,已在学术界崭露头角,深得一代史学宗师顾颉刚青睐。饶先生曾回忆其与顾先生的渊源:“我和顾先生的学术渊源,西方学人,也很知道。法国谢和耐(Jacques Geinet)为我的文集写推荐文也提及。在这里,我要为大家报告一桩事,法国汉学界友人因为我曾受到顾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少川;治史论学六十年──饶宗颐教授访谈录[J];史学史研究;1995年01期

2 周少川;江山代有才人出──饶宗颐教授学术成就管窥[J];阴山学刊;1996年01期

3 姜伯勤;;从学术源流论饶宗颐先生的治学风格[J];学术研究;199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正术;论“五帝时代”[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郭昭昭;;抗战期间国民参政会中女参政员群体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廖大伟;“杀杨儆宋”:杨杏佛被刺问题中的一个误解[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4 刘超;危机与认同:中国民族溯源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5 吴元康;;五四时期胡适自费资助林语堂留学考[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6 胡晓;;胡适思想批判运动述评[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7 王凤青;;黄炎培与第一届国民参政会[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李波;王海胜;;中间势力在抗日战争中历史作用辨析[J];北方论丛;2010年06期

9 林辉锋;;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教育界的派系之争——以马叙伦的经历为线索的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3期

10 刘龙心;;寻求客观对话的空间——1930年代中国期刊报纸中的史学类书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立柱;;说“国必依山川"[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吴锐;;《春秋》三传之“诸夏”与后世“汉族”的断裂[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3 章林;;生产人民党探析[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善群;;古文《尚书》研究——学术史上一宗严重的冤假错案[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5 黄海烈;;顾颉刚“古史层累说”研究的不足与展望[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6 葛志毅;;释炎帝神农氏[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7 刘巍;;《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学术背景与初始反响——兼论钱穆与疑古学派的关系以及民国史学与晚清经今古文学之争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8 左玉河;;西学东渐与晚清学风嬗变[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9 金以林;;陈铭枢与蒋介石关系初探——以宁粤对峙初期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陆胤;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D];北京大学;2011年

10 陈吉全;《黄帝内经》五行学说源流及应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为;东周时期楚国都城形制研究[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年

2 廖尚可;顾颉刚早期民俗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尹丽峰;“六经皆史”的近代诠释及其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韩燕飞;抗战时期的南明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曹清;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女性[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程再凤;晚清绅士家庭的孩子们(1880-19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开普;晚清民国学界师徒关系之守与变[D];北京大学;2011年

8 张建和;国民政府时期的陕西省农会研究(1944-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杜竞芳;学潮与文人[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海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回族(教)”的自我建构与国家整合[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希隆,李景铭;顾颉刚先生与兰州大学[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胡绳;顾颉刚古史辨学说的历史价值──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一百周年[J];学习与探索;1994年03期

3 魏邦良;;在鲁迅与顾颉刚夹缝中的朱家骅[J];文史天地;2008年12期

4 李民;可贵的治学精神──悼念顾颉刚先生[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5 臧知非;顾颉刚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J];文史哲;1993年05期

6 以舟;《古史辩》学派主帅顾颉刚的为人[J];炎黄春秋;1998年12期

7 赵利栋;《古史辨》与《古史新证》——顾颉刚与王国维史学思想的一个初步比较[J];浙江学刊;2000年06期

8 黄东;顾颉刚的老师[J];咬文嚼字;2003年05期

9 韦勇强;顾颉刚“古史层累说”的形成及意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李友唐;钱穆与学术名人[J];文史春秋;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长为;;关于禹诞期的辨难——读《顾颉刚年谱》札记之二[A];禹城与大禹文化文集[C];2002年

2 刘俐娜;;顾颉刚的古史研究及其意义[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3 华以丹;;千古风物宜长计——切实保护苏州古城历史街区[A];中国古民居保护和利用(苏州)论坛资料汇编[C];2006年

4 李丕宇;;“杞梁妻”与“孟姜女”:历史递变中的山东核心[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久安;;略述孟姜女故事研究[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曲金良;;孟姜女传说在唐代的流传——基于敦煌写本的几点再探索[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新华;;真爱无疆——孟姜女故事流传至今的魅力在于对纯贞爱情的讴歌[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邹明华;;专名与传说的真实(性)问题[A];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C];2004年

9 王鉴平;;冯友兰哲学史方法评析[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10 季富政;;氐人聚落与民居[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勤奋为学 终身以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记者 张松;热烈祝贺“饶宗颐星”命名[N];潮州日报;2011年

3 散木;顾颉刚的委屈[N];北京日报;2008年

4 曾江;学者热议顾颉刚研究新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师 唐小兵;矛盾体:五四之子顾颉刚[N];东方早报;2011年

6 顾潮;《顾颉刚全集》:一波三折的出版历程[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记者 邢映纯;天顶有颗“饶宗颐星”[N];潮州日报;2011年

8 李有智;鲁迅和顾颉刚的是与非[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张京华;顾颉刚:岂一个“才情”了得[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罗韦;用平凡的力量造就伟大的事业[N];中国民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海烈;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初探[D];吉林大学;2007年

2 章原;古史辨《诗经》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扬眉;方法论视野中的“古史辨”派[D];山东大学;2005年

5 彭国良;顾颉刚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解析[D];山东大学;2007年

6 郭景华;观看之道: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谢进东;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学解释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斯满红;古史辨派易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郭小英;中国现代学术性自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尚可;顾颉刚早期民俗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黄正术;重新审视顾颉刚的古史“层累说”[D];苏州大学;2004年

3 曲文雍;《禹贡》半月刊作者群的中华民族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倪平英;相似外表下的不同内核[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尹燕;《禹贡》半月刊的学术世界[D];山东大学;2008年

6 白宪娟;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诗经》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石中琪;顾颉刚与新红学[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郭永琴;《尚书·禹贡》中的贡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9 魏玮;《孔子家语》“三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传;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14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914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e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