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全球史的方法论
本文关键词:西方全球史的方法论
【摘要】:本文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的角度,探讨西方全球史在研究和编撰当中采用的主要方法即跨文化互动研究的由来与特点,并给予其适当的历史定位。跨文化互动研究扩展了世界史研究的对象,更新了对世界史进程的解释模式,并努力克服"欧洲中心论",追求全球视野的实现。全球史的发展表明西方世界史研究的包容性不断扩大,在此过程中,西方对自身的界定更加明确,对自身历史的阐述与认同更加清晰;同时也显露出自身的问题,即如何把握历史叙述内在的平衡,怎样对发生交往的各方主体的历史作用做出准确的判断。全球史的跨文化互动研究用经验性的实证归纳方法描述和总结了各种历史现象,但却回避以此为基础从因果必然性上探讨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在方法论上并未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关键词】: 西方 全球史 世界史 方法论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方全球史学研究”(12CSS01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91
【正文快照】: 在中文语境里,“方法论”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二是“在某一门具体学科上所采用的研究方式、方法的综合”。?本文是在第二个含义的基础上使用“方法论”的概念,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的角度,探讨西方全球史在研究和编撰当中采用的主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继果;;理解全球史[J];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01期
2 刘新成;;互动:全球史观的核心理念[J];全球史评论;2009年0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读小约翰·威尔斯的《1688年的全球史》[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刘允东;;全球史视野下美术史的重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年02期
3 刘新成;;文明互动:从文明史到全球史[J];历史研究;2013年01期
4 王永平;;面对全球史的中国史研究[J];历史研究;2013年01期
5 方泽;;从年鉴学派到全球史观——对历史认识主体的时代性的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年07期
6 束鹏芳;;探问历史教学中历史阐释的基点——从“史观”的文献梳理出发[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3年09期
7 高翔;冷树青;;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状况及其深化[J];理论导刊;2013年10期
8 何平;肖薇;;简议历史论文的写作规范[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4年04期
9 蔡万进;;全球史视野下的秦汉考古学体系重构[J];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10 陆伟芳;;全球史视野中的帝国史——评约翰·达尔文的《后帖木儿时代:全球帝国的兴与衰》[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永平;;全球史与中国史研究[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美兰;多元文明的互动与共生:969-1171年的开罗[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赵丽云;先秦至汉唐时期西极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3 田汝英;“贵如胡椒”:香料与14-16世纪的西欧社会生活[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4 肖超;早期基督教史学探析(公元1-4世纪初期)[D];复旦大学;2013年
5 罗晨;程序诗学视阈下英国历史小说文类的发展与嬗变[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6 Shahzadah Fahed Qureshi(夏真);国际货币体系战略性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尹灿;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观探析[D];西南大学;2013年
2 林霄霄;荷兰旅行家林斯霍顿及其作品《旅程》:一个概述性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武志华;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和革命、新文化运动关系研究(1911-1925年)[D];辽宁大学;2014年
4 孟峰;战国子书编纂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5 薛皓;启蒙时代法国史学家的历史连续性观念[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占军;;“全球史”与“世界史”异同刍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杨;[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J];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12期
2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6期
3 方林;;略述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全球史的认识[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4 多米尼克·塞森麦尔;刘俊姝;王玖玖;;全球史及其多元潜力[J];历史研究;2013年01期
5 葛兆光;;主持人的话[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6 王玖玖;;当代史学的文化转向与全球转向——评蒋竹山《当代史学研究的趋势、方法与实践:从新文化史到全球史》[J];全球史评论;2013年00期
7 ;《全球史评论》约稿及体例要求[J];全球史评论;2013年00期
8 刘文明;;全球史的研究范式、趋势与学科性质——评《什么是全球史》[J];全球史评论;2009年00期
9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7年10期
10 庞永锋;;论全球史学的兴起与发展——兼论中国的全球史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华;林硕;;自我他者与和谐世界的构建——从“全球史”视野的思考[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2 张伟伟;;公元1000年以来全球史上的优越感与自卑感:无中心整体历史心理研究[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七辑)[C];2010年
3 张伟伟;;论全球史整体研究[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C];2004年
4 张伟伟;;无中心全球史中的近现代中国与东亚新格局[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C];2008年
5 张伟伟;;无中心论与全球史——纪念弗兰克教授[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四辑)[C];2007年
6 王永平;;全球史与中国史研究[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7 梁占军;;一个新的世界史视角:全球史[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8 刘文明;;全球史在美国的兴起及其多元性[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9 张伟伟;;全球史中的中国史[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C];2005年
10 戴维·克里斯蒂安;张伟伟;;全球危机与史学的全球化——大历史与感悟当前危机[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六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坚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杂志》:刊发全球史研究成果的重要阵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尼;全球史研究不应忽视人类文化的差异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王玖玖;首师大:全球史是具有前景的研究领域[N];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魏凤莲;《新全球史》的“新”[N];光明日报;2014年
5 ;什么是全球史[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何顺果;新全球史,让人从狭隘地域走向世界[N];光明日报;2008年
7 夏继果;通向全球史的两条路径[N];光明日报;2008年
8 刘文明;生态环境:全球史研究关注的问题[N];光明日报;2012年
9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刘文明;全球史:新兴的历史学分支学科[N];人民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薛倩;把传染病研究纳入全球史视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冠X;杰里·本特利对全球史探索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博;跨文化互动与全球史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张明娟;从学术共同体的角度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21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921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