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

发布时间:2017-09-28 06:37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


  更多相关文章: 全球化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概念 反思


【摘要】: 全球化的汹涌浪潮改变了整个世界,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面对全球化这一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给予关注,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理解和把握全球化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要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全球化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对全球化背景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作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重新审视当今全球化,对中华民族近一百年来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历史交往从世界历史理论角度作出评判。 论文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全球化问题概述;第二部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第三部分在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视域下看全球化;第四部分中国迈向全球化进程的世界历史性反思。
【关键词】:全球化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概念 反思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0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导言7-8
  • 第一章 全球化问题概述8-17
  • 第一节 全球化问题研究综述8-11
  • 第二节 全球化概念的实质11-14
  • 第三节 全球化的历史进程14-17
  • 第二章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17-27
  • 第一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17-21
  • 第二节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21-27
  • 第三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27-32
  • 第一节 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今全球化研究的错误认识28-29
  • 第二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之于全球化的启示29-32
  • 第四章 中国迈向全球化进程的世界历史反思32-39
  •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32-35
  • 第二节 在历史进程中看当今全球化的本质35-37
  • 第三节 中国面向全球化应具备“世界历史”眼光37-39
  • 参考文献39-40
  • 后记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武刚;;主体维度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解读[J];党史文苑;2011年16期

2 初彤;;以博弈论视角探析中西文化碰撞及文化全球化趋势[J];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沈湘平;;全球化研究的人学转向[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世鹏;;“9·11”以后全球化研究的几个问题[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任际;;全球化与国际法律意识[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4 楚天骄;;跨国公司制造业R&D直接投资国别选择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5 韩炜;;半全球化差异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设立动机的关系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苏小霞;吴贻刚;;近十年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分析——对《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的内容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祥利 王国平;全球化研究中的两个向度[N];社会科学报;2000年

2 ;两百学者共聚一堂探讨“中国形象”[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林妍;人才决定国家未来[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谭洪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N];中国经营报;2010年

5 张仙凤;海归中西部就业仅2%[N];西部时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秦庚;中国需要现时代的国际感染力[N];国际商报;2009年

7 俞可平;全球化与中国学术[N];文汇报;2008年

8 记者 张斌 通讯员 郑琛琛;李微微会见王辉耀[N];湖南日报;2010年

9 云德;不能缺失的文化视角[N];文汇报;2008年

10 濮晓逸 姜小莉;为何海外人才回归 2009年增加了50%?[N];常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晓虹;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多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2 康瑜;高等教育全球化:一个全球地方化视角的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李栋文;经济全球化与税收利益国际协调[D];厦门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伟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D];兰州大学;2008年

2 孙德忠;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当代价值[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胡贤龙;全球经济失衡:劳动力全球化视角的解读[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吴晓辉;全球化视野下人的发展问题初探[D];内蒙古大学;2005年

5 刘续涛;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阈下的全球化与民族性[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6 王荣祥;世界历史、全球化与中国的跨越式发展[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07年

7 程平;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全球化与当代中国发展[D];安徽大学;2004年

8 谭姝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新“左”派全球化理论的关系[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吕晓丽;法律非国家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孙兆慧;全球化的哲学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34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934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e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