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非公共外交研究
本文关键词:美国对非公共外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 非洲 公共外交 援助 信息传播 教育文化交流
【摘要】:美国公共外交的具体实践始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公共外交”的概念在美国正式出现,与之相应的理论建构也逐渐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公共外交已成为了美国总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奥巴马上台后,更是把公共外交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就非洲而言,冷战伊始,美国便展开了对非洲的公共外交活动,近年来,随着美国在非战略利益的不断加深,非洲逐渐成为了其公共外交的重点关注区域。鉴于中美两国在非洲长期的博弈性,研究好美国对非公共外交,并从中得出对中国的启示,进而找出应对之策,对我国意义重大。受美国非洲政策起起落落的影响,美国对非公共外交发展历程也十分曲折,大体经历了开端奠基期、发展低潮期、活跃发展期、弱化忽视期、回归重构期五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色彩。目前,美国已经建构起了一套在公共外交专门机构统领下,发展援助、信息传播与教育文化交流并重的对非公共外交机制网络,其中,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平队、各类对非政府基金会、国际信息局、教育与文化事务局是主要的职能机构。通过对美国对非公共外交发展历程与机制建构的考察,不难看出,美国对非公共外交以利益为导向,法制化与援助化色彩浓厚,注重对特殊群体施加影响、从“单向独白”向“双向沟通”发展等特点。与美国相比,中国对非公共外交同样经历了大致五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在机制建构上两国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整体而言,中国对非公共外交体系较为松散,而对非公共外交的连续性与情感纽带则是中国的一大优势。论文结合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等方法,重点阐述了美国对非公共外交的发展历程、机构活动与主要特点,并与中国进行了对比,为完善中国对非公共外交提供了有效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美国 非洲 公共外交 援助 信息传播 教育文化交流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71.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s4-8
- 绪论8-18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9
- (一) 选题背景8
- (二) 研究意义8-9
- 二、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9-15
- (一) 国内学者的研究情况9-12
- (二) 国外学者的研究12-15
- 三、研究方法及概念界定15-17
- (一) 研究方法15-16
- (二) “公共外交”概念界定16-17
- 四、创新点与难点17-18
- (一) 创新点17
- (二) 难点17-18
- 第一章 美国对非公共外交的发展历程18-25
- 一、开端奠基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18-20
- 二、发展低潮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20-21
- 三、活跃发展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末21-22
- 四、弱化忽视期:冷战结束至“9.11”事件之前22-23
- 五、回归重构期:“9.11”事件后至今23-25
- 第二章 美国对非公共外交主要机构及其活动25-35
- 一、美国国际开发署及其对非公共外交活动25-27
- 二、“和平队”及其对非公共外交活动27-29
- 三、政府基金会及其对非公共外交活动29
- 四、对外传播机构及其对非公共外交活动29-32
- (一) 传统传播媒介下的对非公共外交30-31
- (二) 新媒体时代下的对非公共外交31-32
- 五、教育文化机构及其对非公共外交活动32-35
- (一) 学术教育交流32-33
- (二) 专业人员与文化交流33-35
- 第三章 美国对非公共外交的特点35-41
- 一、以利益为导向35-36
- 二、法制基础稳固36-37
- 三、援助化色彩明显37-38
- 四、注重对特定群体施加影响38-39
- 五、从“单向独白”向“双向对话”发展39-41
- 第四章 中美对非公共外交比较分析及启示41-53
- 一、中国对非公共外交的基本情况41-47
- (一) 中国对非公共外交的发展历程41-43
- (二) 中国对非公共外交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43-45
- (三) 中国对非公共外交的特点45-47
- 二、中美对非公共外交比较分析47-48
- 三、美国对非公共外交对中国的启示48-53
- (一) 完善对非公共外交机制建构48-49
- (二) 加强中国在非话语自信49-50
- (三) 打造有影响力的对非公共外交品牌项目50-51
- (四) 关照非洲民众的精神诉求51-53
- 结论53-55
- 附录55-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飞;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黄超;试论发展中国公共外交[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唐小松;;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及其体系构建[J];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02期
4 李志斐;;重要战略机遇期与中国公共外交[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5 李艳艳;;“9·11”后的美国公共外交[J];社会观察;2006年06期
6 刘国华;李阵;;透视二战后日本对华公共外交[J];长江论坛;2007年02期
7 李默;;中国公共外交现状及发展建议[J];消费导刊;2007年05期
8 张毓强;张楠;;“面向2008年的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论坛”述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廖宏斌;;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唐小松;;论中国公共外交的两条战线[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朝晖;;美国公共外交中的跨文化因素分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贾庆国;;崛起中的中国与公共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3 韩方明;;中国公共外交:趋势、问题与建议[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4 加藤嘉一;;每个中国人应是公共外交“大使”[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5 赵新利;;对欧公共外交大有可为——访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王义桅[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6 李巍;;对中国公共外交经典案例的一次深入剖析——评《中国世博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7 吴思科;;西亚北非变局为中国公共外交带来新机遇[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8 赵会民;;“中日小大使”与公共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9 赵新利;;日韩留学生公共外交政策及启示[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10 吴泽林;;中国公共外交研究文献综述[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天U,
本文编号:1009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009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