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恐怖主义的媒体话语与中美国家身份

发布时间:2017-10-19 01:46

  本文关键词:恐怖主义的媒体话语与中美国家身份


  更多相关文章: 恐怖主义 安全化 媒体 国家身份 中国 美国


【摘要】:恐怖主义古已有之,于今为烈。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形成一致认识:各国合作、积极反恐。但是就“反谁?怎么反?”等问题各国存在分歧。究其原因,“谁是恐怖分子”这个问题在国家行为体间未达成共识。体系中霸权国美国为何无法将其认知“推之四海”?体系中崛起国中国对此问题的认知与美国相差甚远吗?两国之间能否达成主体间认识?若不能,影响因素何在?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论文选择安全化作为切入点。安全化也即安全建构,是将某问题建构为一项安全议题,引发广大受众关注,政府优先并紧急处理。由于恐怖主义是公认的对国际安全构成挑战的威胁,本论文考察了中美主流媒体对恐怖主义进行安全建构的过程,从国家身份的视角阐释不同国家的媒体进行安全建构时的话语特点差异。因此,这是一项以媒体话语为承载者的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恐怖主义研究。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恐怖主义研究是将恐怖主义的相关话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就恐怖主义,谁说了什么”进而审视话语主体对恐怖主义的认知。论文比较了新型恐怖主义与传统恐怖主义的差异,解构了新型恐怖主义区别于传统恐怖主义的新特征,进一步证明恐怖主义是话语建构的产物。恐怖主义是一项以话语为媒介被建构的威胁。基于安全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论文提出安全建构的框架,即安全化的三阶段—“存在性威胁”出现(建构威胁)、蔓延(扩大威胁)、应对(应对威胁)。那么恐怖主义的安全建构过程是否按照安全化的三阶段进行呢?如果按照安全化三阶段对恐怖主义进行安全建构,那么不同的安全化行为主体对同一客体实施的建构过程是否呈现差异?如何从国际关系领域理解这些差异? 国家身份与国家/国际安全紧密交织。论文将国家身份这一概念剖析为三个不同的维度:自有身份、集体身份、角色身份,并搭建了国家身份与安全建构之间的模式:国家视某客体对自有身份形成一种挑战,将其建构为“存在性威胁”;“存在性威胁”出现之后,国家利用其集体身份将“威胁”蔓延,建立更广泛的受威胁共同体;再根据国家的角色身份对“威胁”予以应对和解决。 基于上述的理论搭建,论文提出两个假设:假设一—中美媒体对恐怖主义进行安全建构时呈现了安全化框架中“存在性威胁”出现、蔓延、应对的三个阶段,但又表现出不同的话语特征;假设二—中美媒体呈现的话语特征差异与各自的国家身份密切关联。论文分析了《人民日报》对恐怖主义的安全建构(“东突”组织)和《纽约时报》对恐怖主义的安全建构(“基地”组织)来验证两个假设。 论文发现中国和美国对恐怖主义的安全建构过程呈现出共性,即两个建构过程都出现了安全化的三阶段—威胁出现、威胁蔓延、威胁应对。其中,威胁应对在各自的安全建构中都是最重要的一块,其次是威胁出现。从数据上看,这两个阶段的重要性远超过威胁蔓延的阶段。就安全化五要素来看,在两国的建构过程中,安全化行为主体虽呈现多样性,例如政府机构及官员、其他媒体、专家学者、国际组织等,但是在任一阶段,政府机构及官员都是最主要的群体。在威胁出现阶段,安全化行为主体的群体较分散。在威胁应对阶段,行为主体几乎集中于政府机构及官员。分析安全建构的指涉对象时发现,在《纽约时报》提及的受过恐怖主义危害的国家中,从频数上看美国排在第一位;在《人民日报》提及的受过恐怖主义危害的国家中,从频数上看中国排在第一位。在两国主流媒体的恐怖主义受害国列表中,本国均排在各自媒体的第一位。对美国而言,“基地”组织是最大的威胁来源。中国提到最多的是“东突”组织。就出现的频数而言,《纽约时报》中的“基地”组织与《人民日报》中的“东突”组织十年走势基本相同。这说明两国对恐怖主义的关注走势在这十年中基本一致。中美两国都认为恐怖主义在社会安全领域造成极大威胁,对公民的人身安全造成最严重的威胁。 “东突”组织在《人民日报》中是具有分裂主义思想本质的恐怖势力,而同样这群人在《纽约时报》中呈现为诉诸小规模冲突来表达民族主义情感的弱势群体形象。恐怖主义在两国媒体中的形象差异由两国的自有身份所致。在两国的安全建构过程中,恐怖主义这一威胁都在蔓延,只是蔓延的方式有所不同。在《人民日报》中,“东突”组织从试图造成“中国主权统一的分裂”,到威胁“亚洲地区安全”,再到成为“全世界的公敌”。在《纽约时报》中,“基地”组织的受害者从美国遍布至欧、亚、非各个洲的国家。这与两国的集体身份密切相关。在恐怖主义的应对策略方面,中国奉行国际法和国内政策并进的反恐措施,而美国奉行军事打击和国内政策并进的反恐措施。反恐措施的差异是两国自由身份、集体身份、角色身份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两个假设被验证得以成立的同时,论文提出了安全建构的框架,即安全化的三阶段,并以媒体话语为分析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安全化三阶段进行实证检验。对于中美两个不同行为主体对恐怖主义在安全建构过程中呈现的媒体话语差异,,论文从国家身份的视角加以阐释。简言之,论文围绕安全化理论回答了两个问题:实施安全化的方式及相关影响因素。这对安全化理论及其应用是一个大突破,也是对国际安全研究的小小贡献。
【关键词】:恐怖主义 安全化 媒体 国家身份 中国 美国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815.5
【目录】:
  • 致谢5-9
  • 摘要9-12
  • Abstract12-15
  • 图表目录15-18
  • 导论18-32
  • 第一章 恐怖主义:话语建构的威胁?32-59
  • 第一节 历史演进中的恐怖主义32-38
  • 第二节 三种研究视角下的恐怖主义相关文献38-43
  • 第三节 话语建构中的恐怖主义43-52
  • 第四节 媒体话语与恐怖主义52-57
  • 小结57-59
  • 第二章 媒体话语与安全建构59-75
  • 第一节 安全化的定义59-61
  • 第二节 与安全化相关的文献回顾61-66
  • 第三节 媒体:安全建构的重要话语主体66-70
  • 第四节 安全建构的框架70-74
  • 小结74-75
  • 第三章 国家身份与安全建构75-103
  • 第一节 国家身份概念的界定及阐述75-82
  • 第二节 国家自有身份与“存在性威胁”出现82-86
  • 第三节 国家集体身份与“存在性威胁”蔓延86-91
  • 第四节 国家角色身份与“存在性威胁”应对91-98
  • 第五节 国际安全与中美关系98-102
  • 小结102-103
  • 第四章 研究架构103-113
  • 第一节 研究假设103-104
  • 第二节 研究方法104-112
  • 小结112-113
  • 第五章 中美媒体建构恐怖主义的共性与话语差异113-172
  • 第一节 中国建构恐怖主义的媒体话语特征113-138
  • 第二节 美国建构恐怖主义的媒体话语特征138-162
  • 小结:中美差异对比162-172
  • 第六章 媒体话语差异与中美国家身份172-214
  • 第一节 “威胁出现”的差异与国家自有身份172-194
  • 第二节 “威胁蔓延”的差异与国家集体身份194-203
  • 第三节 “威胁应对”的差异与国家角色身份203-212
  • 小结212-214
  • 结论214-223
  • 参考文献223-238
  • 附录一 建构星期方法的抽样依据238-240
  • 附录二 编码方案240-244
  • 附录三 编码表244-245
  • 附录四 国家和地区列表(中英文)245-2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晨曦;;外交政策视角下的中美战略安全关系(2001-2008)[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刘中民;;海权问题与中美关系述论[J];东北亚论坛;2006年05期

3 叶娟丽;以政治社会化为媒,沟通政治学与新闻传播学——评《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任娜;;中国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层次性与应对[J];当代亚太;2010年05期

5 欧阳\

本文编号:1058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058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5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